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率,男性患病率为2.4%,女性患病率为4.2%。60岁以后,以每5岁大约上升1倍的速度在增加。此外,研究发现通过对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等可控因素的调节,预计最多可预防7成以上的痴呆。
9月17日,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办,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阿尔茨海默及相关病杂志社承办的202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新闻发布在京召开。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基本数据是什么,为什么知晓率相对提高但是患者就诊愿望相对不高,有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等等这些公众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都能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找到答案。
85岁后痴呆死亡率骤升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王军会长介绍,本报告汇总了各相关领域现有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我国AD流行病学、疾病负担、诊断治疗、风险因素、康复护理和疾病筛查等方面的现状、问题以及趋势,并提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控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苏州大学徐勇教授介绍了报告得出的简要结论。报告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和死亡情况,体现以下五个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四大特点——规模大、速度快、程度深、高龄占比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风险可能会大幅增加。
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率逐年提高。且研究显示未来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率,男性患病率为2.4%,女性患病率为4.2%。60岁以后,以每5岁大约上升1倍的速度在增加;
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死亡情况,大于85岁的老年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死亡率大幅上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我国还缺乏完整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患病监测体系,许多数据不完整,不利于对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防控。
“老糊涂”折寿居全球首位
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刘肇瑞从阿尔茨海默病的健康负担、经济负担、家庭和社会负担三个层面介绍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负担情况。
其中在健康负担方面,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估计,中国每10万人年中,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导致的寿命损失年数为420.22万人年,位列全球的第34位。然而由于我国现有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者人数庞大,占全球该疾病患者人数25%以上,且该疾病死亡人数众多,占全球该疾病总死亡人数近20%,导致该疾病寿命损失总年数排名全球第1,全球近24%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导致的寿命损失来自于中国。
而在经济负担方面,总体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疾病经济负担高于欠发达地区,重度痴呆患者由于并发症的发生会导致高额的医疗成本,而家庭成员提供的无偿照料时间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损失是一类不可忽视的成本损失。
调控62个危险因素或防7成痴呆
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基数大,人数多。此次发布的报告同时给出了应对建议,即必须把预防放在第一位,建立完整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患病和死亡监测体系,这是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防控的重要基础。
针对报告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建议部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疾病。除了年龄、家族史等不可调控的危险因素之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受教育年限低、以心血管风险因素为代表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危险因素都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今年其团队首次全面描绘了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的可调控危险因素图谱,发现糖尿病、抑郁、睡眠等62个可调控危险因素,涵盖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身体指标、共患病、社会经济地位6个类别,调控这些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预计可预防47.0%-72.6%的痴呆发生。通过早期识别、控制、管理这些危险因素,有望从个人层面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可预见会对整个老年人群带来的极为可观的预防效果。
郁金泰教授介绍,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管理应该贯穿我们每个人生命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证睡眠,以及控制慢性疾病、不断学习提供认知储备、控制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等等都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洁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