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6日在广州开幕。会议听取了广东省政府关于该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显示,广东高质量实施南岭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打造绿美广东生态样板,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
其中,“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于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目前试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1.6亿元,全部完成国家19项试点绩效目标,沿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表扬。
“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获得2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南岭山地水源涵养区、梅江上游脆弱生态修复区、梅江中下游城乡生态提升区、韩江干流水生态保护区、榕江北河水生态修复区等5个修复单元17大子项目工程。
同时,广东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湾区绿色生态屏障。珠三角地区自然生态优良格局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达51.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内17.02%的国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领先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持稳定。
目前,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初具雏形,珠三角9市全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2021年,建成城市公园5792个、森林公园507个、湿地公园128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2平方米,高于全国和港澳平均水平。
报告称,2019年以来,广东省提出并持续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累计投入各级资金46.5亿元,完成沙滩修复长度约22千米,预计可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超100千米、完成海堤生态化长度约42.4千米、滨海湿地恢复约1787公顷。
此外,截至2023年6月底,广东省已建成碧道500公里,全省已累计建成碧道5712公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丽景象重回南粤大地。
文/程景伟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