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于7月19日晚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整晚,观众都被舞台上处处洋溢的活力逼人的青春气息和澎湃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音乐剧《春上海1949》以1949年中国命运转折点为背景,根据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讲述了上海虹口继光高级中学(原麦伦中学)的学生们怀揣着爱国的初心、强国的憧憬,不畏白色恐怖,不断做出正确抉择,迎向光明的新时代。作为集音乐、戏剧、舞蹈、舞美、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该剧以《春节 》《春游》《春寒》《春雷》《春澜》《春光》六幕的篇幅娓娓道来。全剧既有反动派的疯狂和凶残,也有追求光明的勇气和智慧;既有大时代的小细节,也有小人物做大事的气概;既有时局纷杂中的困扰,也有向往光明憧憬未来的坚定;既有儿女情长的误解与困惑,也有朦胧爱情的真率与赤诚。
剧中唱段旋律、调式、配器、唱法、结构等植根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有上海的历史感、现代感,尤其注重唱词推动情节与抒情达意的辩证关系,融入一定百老汇剧目的音乐风格特质。部分场景使用一些音色采样,如自行车、有轨电车、轮船汽笛、海关大钟等等。人物设计不仅是剧情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到音乐剧的声部安排,例如女二号柏玲就会用花腔女高音的唱法,外籍女校长是浑厚女中音,几位男角将按男高、男中、男低配置。
“整部剧反映的是1949年的题材,当时的人其实也听流行音乐,所以我们整体的曲风还是偏流行的,用流行的语言去表现优秀的革命传统故事,可以很好地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该剧的作曲兼音乐总监安栋表示,“从歌曲创作上来讲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很容易被接受和传播。音乐实际上是服务社会的,作为创作者要清楚服务的是什么样的人群,要为观众去考虑。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很喜欢听到热情的、有节奏的、旋律朗朗上口的音乐,这也是我们这部剧的音乐特点。”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教学单位,按照 “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上音的原创剧目排演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将剧目创作成果,通过剧目排演课程教学形式,以毕业大戏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市民进入剧场感受红色音乐剧的独特魅力和思想感召力。音乐剧《春上海1949》首演于2019年的上音歌剧院,它的推出正是上海音乐学院在艺术原创能力以及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
该剧集中了中国戏剧舞台创作的精英力量,其中,作曲兼音乐总监安栋,导演马良,舞蹈总监李奇,多媒体总监程瑜怀,声乐指导汤爱民,艺术指导刘莎,配器李林,音响设计王南南,李昌杰等均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还包括上音青年教师王梓庭,研究生方书剑、蔡淇,优秀毕业生、知名音乐剧演员李炜铃;此外还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国家一级导演、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钟浩,国家一级舞美、灯光设计任冬生,服化设计董桂颖,以及音响总监金少刚等加盟。
该剧主演方书剑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声乐研究生,2019年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他就凭借出演剧中人“郑扬帆”一角获得了上海市舞台作品评选展演新人奖。方书剑用 “岁月如歌,初心长存”这八个字来形容他对《春上海1949》的感情,“当年的我在排演时也许相对稚嫩和懵懂,今天的我会赋予郑扬帆更加厚重和澎湃的家国情怀——这是让他从一个国民党将领的儿子,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去奋斗的原因所在。”
别看方书剑还是个在校的学生,但这几年他已经参与了《青春禁忌游戏》《赵氏孤儿》《忠诚》《我的遗愿清单》《海上音》《汤显祖》等多部大戏的历练,目前已经是一位业界颇具口碑的优秀音乐剧演员。让方书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师生同台演出,展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我感触蛮深的是,我们现在所有的原创剧里面所涉及到的音乐元素、肢体元素,其实都是教学当中涉及到的,所以这次是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
扮演女主角“陈新新”一角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声乐教师王梓庭同样是一位唱功和演技俱佳的音乐剧演员,在剧中她将“陈新新”这位积极向上的高中女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同时,在剧中扮演“林安邦”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研究生蔡淇则以出色的演技塑造了一位受到共产主义号召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
主创团队表示,通过两部红色原创音乐剧的演出,不仅在专业上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思想淬炼的“大熔炉”。作曲家安栋表示,“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时候在校期间已经能够扛大梁成为职业演员了,我们其实培养人才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们能够在音乐剧的舞台上成为主要演员。因为培养目标明确,同学们也在快速朝着高水平音乐剧演员的方向迈进。”
《春上海1949》将演出至7月20日,随后在7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的另一部原创音乐剧《忠诚》也将登上北京的舞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