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护航绿色发展
光明日报 2023-07-15 1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和强化保障绿色发展的护绿制度,无疑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实现制度护航绿色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

绿色发展,法制先行。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障绿色发展方面,我国立法进程推进迅猛,修订“史上最严”环保法,先后修正、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单项法,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系列有力举措,将绿色发展从理念上升为制度,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义务加以固定。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被正式写入宪法,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在法治力量的护航下,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7.9%,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绿色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顺利投产发电,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均超过7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液化天然气、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50%……

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以制度护航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为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领域依法有效实施,我国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1.13万件,涉及赔偿金额超过117亿元。赔偿罚款用来推动修复土壤超过3695.57万立方米、地下水166.63万立方米、地表水3.69亿立方米、林地6155.22万平方米、农田213.88万平方米,清理固体废物8984.25万吨,在惩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探索实施绿色激励机制,是制度护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在推进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已得到良好实践。近年来,我国加快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大力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1—2022)》显示,我国碳市场呈现全国碳市场与区域试点市场同步发展的局面。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为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目前,我国区域碳交易试点市场已涵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余个领域约3000家主要排污企业,全国碳市场预计也将从发电行业扩展到钢铁、化工等更多行业。

在“双碳”政策提出后,我国绿色金融标准接连出炉,激励约束机制范围有所扩大,“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新型产品和业态不断涌现。一系列绿色激励制度的实施,刺激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减污降碳,转向更加绿色的发展道路。同时,上述绿色制度建设也能发挥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与超大规模市场,碳排放权交易规模大等优势,对参与制定国际碳交易标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所、增强全球碳交易市场博弈力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未来,随着我国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需要深化改革,这将触发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在制度层面,我们应与时俱进,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对配套规章和实施细则及时查漏补缺,筑牢制度护绿的基石。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面,我国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落后产能淘汰不到位、企业非法排污、矿山越界开采和生态修复滞后、自然保护地违规建设等,这些都需要强化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从而形成震慑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在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方面,建议有关部门细化创新标准和认证制度,推动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例如,制定环保产品认证制度,鼓励企业生产环保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绿色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在绿色激励制度方面,应进一步加强探索实践,通过税费优惠、政府补贴等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增强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产品的偏好。一方面,大力发展以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考量基础的绿色经济、绿色产品及服务业,督促企业切实承担起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扩大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拓展绿色消费市场,制定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推广绿色消费理念,鼓励通过社交电商等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促进绿色消费,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需求。

在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上,还要引导全社会形成更加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一要引入先进环保理念,推广可持续城市设计,包括建设低碳城市、鼓励绿色出行、打造环保社区等;二可全面探索、推广、实施居民碳积分制度,引导居民在衣、食、住、用、行等各领域践行低碳生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务;三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大家为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文/王德凡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1月施行,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澎湃新闻 2024-10-06
以产品碳足迹管理助推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 2024-08-26
以高水平法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法治日报 2024-08-14
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人民日报 2024-04-05
生态环保产业:为绿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日报 2024-03-11
在全面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3-08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有成效,但鉴定评估难等亟待解决
法治日报 2023-12-08
供需协同发力推动绿色发展
光明日报 2023-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