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有网友爆料称“江西南昌某中学学生疑似被班主任要求中考弃考”。当晚,南昌市教育局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初步核查,班主任暗示其弃考情况基本属实。南昌市教育局将督促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湾里实验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妥善处理此事,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考是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第一次升学考试,它决定着学生未来几年的升学轨迹,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分叉口。如此重要的考试,为何班主任能轻易以不发毕业证为要挟暗示成绩较差的学生弃考?在教师个人的“失格行为”背后,是整个学校的暗示与默许,更是“唯分数唯升学”错误教育观念的缩影。而在新闻评论区中,网友们的“现身说法”也证明此事并非某一学校或某一地区的个例,而是各地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考分流的背景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转而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然而,这不应成为不让学生参加中考的借口。学生的意愿与选择,绝不能成为学校漂亮升学数字的牺牲品。为了“优秀学校”的名头而抛弃甚至强行剥夺学生的选择权,不仅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更触碰到了教育公平的红线。
针对此次事件,教育部门不仅要严肃追究相关学校、个人的责任,划下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红线,更要追根溯源,打破根深蒂固的“唯升学”功利化教育理念,构建正确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消灭“暗示弃考”现象滋生的土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学校通过毕业证的发放“暗示”学生放弃中考,无疑属于滥用权力。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在与学校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如何防止学校扩大与滥用权力,还需要有关教育部门发力,进一步完善学校监督和制约机制,堵住权力行使漏洞。
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又需要制度公平支撑。中考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点,为了纸面上代表高教育质量的“升学率”数字,舍弃现实中面临学业困难的学生,显然是对教育初心的背离。无论学生成绩优异还是落后,都为其进步发展做出最大努力,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让学生得以在自由的空间中成长成才。
文/孔一涵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