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协会官网15日发布《教育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加强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通过赛事规程等制度创新,坚决杜绝出现“假球、默契球”等问题。
《通知》提出,加快地方赛事组织实施。各地教育、体育部门、足球协会等有关部门要胸怀大局、同心合力,加强对中青赛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监督管理。要广泛动员当地学校、体校、社会青训机构和俱乐部积极组队参赛,并在时间、经费、人员、奖励等方面对中青赛优先保障,将中青赛打造成为地方青少年赛事体系中的顶级赛事。地方赛事办公室要高效高质运行,定期召开会议,根据《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和2023年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历,完善竞赛组织流程,落实好各项赛事组织实施工作,持续提高办赛质量,吸引更多青少年球队高质量参赛,促进科学训练水平不断提升。
《通知》要求,强化落实赛事安全管理。各地教育、体育部门、足球协会应强化底线思维、树牢风险意识,将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作为筹备和举办赛事的重中之重。要认真梳理风险隐患,压实压紧中青赛各级地方赛事赛风赛纪和安全监管责任,加强舆情应对,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人员和相关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赛事安全岗位责任制、强化业务保安全,确保当地赛事在器材设施、食品卫生、交通医疗环境、天气等方面的安全,确保防范突发措施落实到位。
《通知》提出,严规坚守赛风赛纪红线。各地应参照《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纪律处罚规定》要求,制定本地区相关赛风赛纪管理规定,并在各组别赛事开赛前组织赛风赛纪、反兴奋剂宣讲和比赛规则宣讲。结合青少年赛事特点,明确球队主教练作为赛风赛纪第一责任人,承担本队球员、教练员赛风赛纪管理职责。通过赛事规程等制度创新,坚决杜绝出现“假球、默契球”等问题。各地应加强赛事信息公开,地方赛事办公室要按照规定通过网站、线上应用程序、公开媒体等多种途径将赛事报名通知以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资质,收费标准等信息提前向社会公开。出现赛风赛纪问题应及时处理,相关处理决定向社会公开并逐级上报至中青赛赛事办公室。
《通知》提出,加大赛事宣传力度。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足球宣传工作,突出举办中青赛对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树立正面榜样典型,展现青少年球员健康、阳光的形象。各地方赛事办公室应及时将本地的相关宣传报道内容上报中青赛赛事办公室,在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