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些社区垃圾分类“四分类”已渐渐被“六分类”“八分类”取代
解放日报 2023-05-26 07:21

近4年,上海2400多万人对一项“新时尚”情有独钟,持续付出时间、精力,贡献热情、智慧,让四类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彼此划清了界限。

如今,一些社区居然不满足“四分类”,开始尝试“六分类”“八分类”。

做好“四分类”已不容易,并非强制要求的“六分类”“八分类”为何会出现?居民们为何愿意尝试更麻烦的分类方式?

多只袋子

5月24日早晨,杜鹃路55弄小区居民张金龙一如往常,拎着前夜分类打包好的湿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奇怪的是,他手里拎的湿垃圾分成了两只袋子。

谜底在定时投放点揭晓。这里,上海小区里常见的“四分类”垃圾桶变成了5个,多出来的那个也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也贴有提示:“餐后垃圾”。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这个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每两周清运一次。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3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张金龙坦言,刚开始“六分类”时,的确嫌麻烦,但养成习惯后,感觉和以前也没差多少。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表示,将湿垃圾分成两类,仅需举手之劳,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让大家熟练分辨“餐前”和“餐后”。

指着定时投放点大棚一侧的宣传栏,舒征念出了一段快板:“菜皮鲜花瓜果皮,餐前垃圾做肥料;剩菜剩饭和内脏,充分燃烧利环境。”

“如果还记不住,那就记住‘素的、没烧过’就是餐前垃圾,其他都是餐后垃圾。”舒征说,3年坚持下来,“六分类”已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认同价值

在万航渡路上的桂花园小区,“四分类”更是变成了“八分类”,在保持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分类不变的基础上,将可回收物细分为玻(璃)、金(属)、塑(料)、纸(张)、衣(物)等5类。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种“麻烦”的分类方式,桂花园的居民已坚持了7年。

记者在桂花园小区看到,原有的蓝色可回收物桶成了玻璃专用桶,在传统的“四分类”垃圾桶旁,4只颜色鲜艳、干净整洁的大布袋用金属支架撑开,每只布袋开口后方的墙上贴有提示,明确告知居民可以扔进袋子的可回收物种类,现场没有异味、没有蚊虫,这样容易亲近的垃圾分类环境让不少人有好好分类的“冲动”。

“在别人看来麻烦的‘八分类’,在居民看来反而是省心,正是这份认同感,让我们坚持‘八分类’至今。”桂花园小区居民盛新华介绍,桂花园是仅有150多户居民的小型社区,公共空间局促,不在投放的时候就将可回收物细分,保洁员事后就要把可回收物桶放倒,“摆地摊”进行二次分拣,不仅影响居民通行,污水、异味、蚊虫也随之而来,“八分类”后,效果立竿见影,有时候一整包可回收物连一根“刺”都挑不出,每天直接装车运走。

此外,可回收物细分后获得的部分收益作为对保洁员的激励,让保洁员更加卖力,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居民每天进出时都有一份好心情。

在花木街道,169个小区目前已全部推行“六分类”,其中的关键也在于居民实实在在体会到“六分类”直接带来的益处。

苗桐佳苑居委会和物业用房二楼,有一座漂亮的露台小菜园,时下,居民志愿者正用小区分出的“餐前垃圾”变成的有机肥种菜。

“表面看是精细化分类,实质是让更多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通过‘反哺’社区,让居民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废为宝’,进而认同垃圾分类的价值。”花木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嘉宁表示。

因势利导

纵观国际上较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或地区,分类逐渐精细化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背后的主要“推手”其实是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末端处置方式决定源头分类方式。

可以预见,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还将调整,很可能在“四分类”的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专项细分品种,对垃圾进行精细化分类的社区、单位也会越来越多。

不墨守成规,因势利导,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分类方式,正是上海多年来推进垃圾分类的长处之一。

近20年,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经历了5个版本。上海世博会后,借鉴台北案例,结合自身实际,上海从2011年开始在居住区推进以“干湿分类”为基础的“2+X”模式,这一模式如今演变成“四分类”。

将湿垃圾尽可能分离出来,可有效增加焚烧垃圾的热值,提升焚烧效率,同时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干湿分类”为基础的“四分类”十分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表示,目前实施的“四分类”是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得到肯定最多的标准,也是当下最能匹配末端生活垃圾处置实际情况的标准。但不排除将来有更适合的标准来取代“四分类”。垃圾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只要条件成熟,可以鼓励更多小区尝试精细化分类。

文/陈玺撼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