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今年底前,53条农村水体将告别黑臭
南方都市报 2023-05-18 11:36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蓝天保卫战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生态系统质量都得以明显改善。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东莞将继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今年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出炉,将全面启动全市截污主干管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新建截污次支管网及雨污分流管网不少于600公里;今年底前,将完成53条农村黑臭水体“消黑”任务。

空气质量

今年完成不少于50个拥堵点治理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大力实施蓝天保卫战,东莞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东莞PM2.5年均浓度首次下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内,远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1-3月,东莞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18位,保持较好水平。

“当前东莞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臭氧污染防控。”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东莞将继续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工作包括: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力争推广使用纯电动出租车5000辆以上,加快淘汰国III排放标准柴油车,完成不少于50个拥堵点治理。

落实机动车限行区执法

此外,实施工业源综合治理。深化固定源NOx治理,实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动全市燃气锅炉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从150毫克/立方米收严至50毫克/立方米。

同时,强化移动源治理。开展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不少于4000台次,开展使用环节油品质量抽查不少于300个;新建6套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开展船舶检查不少于2600艘次,燃油抽样检测不少于700艘次;落实机动车限行区执法,强化“打黑油”力度等等。

水环境

2025年底前,210条暗渠基本恢复自然流向

今年东莞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出炉。将建立一级支流监测管理台账,重点针对寒溪河等长期不达标一级支流形成问题台帐,限期销号,确保国考断面汇水单元36条重点一级支流水质全面达标。

在内河涌剿黑消劣治理方面,将动态建立镇级黑臭水体清单并制定整治方案,常态化开展全市内河涌监测和智能化管理,精准溯源治理水污染;强化暗渠综合治理,优先开展已排查出的210条(段)暗渠精准溯源,合理制定整治方案,实施截污及暗渠收水范围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年底前,210条暗渠基本恢复自然流向。

在深化水污染治理方面,将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全面启动全市截污主干管网改造提升项目,2023年计划新建截污次支管网及雨污分流管网不少于600公里,同步实施截污次支管网截流井、收水口、拍门等问题点整改;加快启动10个镇街(园区)共82.5万吨/日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新扩建。

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

扎实推进入河(海)排污口整治。组织开展全市尚未开展排查的83个水库、16个湖泊入河排污口补充排查;2023年年底前,完成全市入河(海)排污口排查,动态更新排污口清单台账,建立问题排污口整治清单,实现全市江河、湖泊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分类分步推进规范整治。

东莞还将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加快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及资源化利用,以规模化养殖场、连片养殖场为重点,开展水产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分类施策推进全市412条行政村、1335条自然村的农村污水整治,巩固已排查出的黑臭水体整治成效。2023年年底前,完成53条农村黑臭水体消黑任务,并加快成效评估工作。

延伸阅读

今年第一季度,东莞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今年1-3月城市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及排名情况。东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87.8%,同比有所提高。此外,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东莞省考断面水质指数变幅为-12.18%,水质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有所提高

根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告,今年1-3月,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3.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6.1%(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3%(9微克/立方米)。臭氧(O3)和PM2.5作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63.9%和17.8%。

在城市排名中,按照AQI达标率由高到低排名,全省空气质量前三名分别是惠州、深圳和梅州,后三名分别是江门、肇庆和佛山。其中,东莞的AQI达标率为87.8%,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有所提高,在全省排第17名。全省仅有云浮、东莞和惠州3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有所提高。

地表水:水质指数排名同比上升5位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今年1-3月,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88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县级行政单位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78个)水质达标率为100%。

此外,全省270个地表水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90.7%,劣Ⅴ类断面水质占0.4%。

在城市排名中,东莞水质指数为3.7482,在全省排列第12名,名次同比上升5位。东莞的水质指数变幅为-12.18%,位居全省第一,即水质改善幅度最大。

文/田玲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上海:加速推进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解放日报 2024-03-27
北京今年将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4
河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全省空气质量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河北新闻网 2022-12-31
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与十年前相比降幅达60%以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15
东莞:倡议市民夜间加油 企业错时错峰生产
南方都市报 2022-09-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