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今天上午,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讲师们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多功能厅,为100名来自北京市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进行了校园急救技能培训。大家现场学习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创伤大出血现场止血等校园必备急救技能。据了解,像这样的培训活动本市正持续开展,按照北京急救中心的计划,到今年年底,将有累计超过30万高风险岗位人员接受急救技能培训,目前本市大中小学校已基本实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
120急救科普大讲堂走进学校
“实施心肺复苏时,要双手交叉,手掌放在患者两乳连线的中间位置,用髋部和腰部的力量下压,下压深度大约5厘米……”教学现场,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陈志给大家细致讲解心肺复苏术的要领。随后,大家在各自的模拟人面前,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并顺利完成了“施救”任务。
陈志表示,此次培训活动作为北京急救中心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维护好人民生命健康利益,服务首都战略定位、推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有效提高了全民急救能力,也是120急救大课堂“五进”工程在2023年的第28场急救培训。
目前,我国在公众的急救培训普及率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在120急救专家的持续呼吁下,2021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主要是通过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培训讲师队伍等措施,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目前,有关应急救护的知识与技能已经全面纳入到了国家课程和教材建设中。急救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相应学科中落实。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多年来在校园里持续开展急救科普培训工作,让“120急救科普大讲堂”走进社区小学、中学、大学;同时,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正在组织全国120院前医疗机构在属地广泛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帮助师生掌握急救技能。
“青少年是伤害高发人群,学校是应急设备配置、急救知识普及的重点场所。”陈志介绍,目前本市大中小学校已基本实现AED全覆盖,未来应急能力的配置还将不断提升。同时,120急救大课堂已在和平门幼儿园、育民小学、三帆中学、北京大学等7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急救培训,累计培训教职员工、学生2万人。今年将继续在40所大中小学和50个其他公共场所,对高风险岗位人员进行规范化急救培训。
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是最早安装AED的教育机构之一。早在2021年,北京市少年宫就已经配置了3台AED,而本次由于增加了新的教学空间,便通过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新增了3台AED设备,作为日常急救保障。
今年年底本市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AED全覆盖
当意外发生时,公众在“第一时间”对现场急危重伤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急救,是构建急救生存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北京急救中心/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从2007年开始就针对北京市地铁站台高风险职业人群进行急救培训。2010年以后,每年培训约3000人。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的《初级急救员》证书已经成为北京市地铁公司新职工上岗前必备证书。与此同时,120的急救讲师还在北京市中小学、博物馆、大型商场等其他大公共场所开展了标准化、高质量的急救培训工作。
陈志介绍,根据规划,至今年底,本市交通枢纽、公园景区、学校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急救知识普及率不低于80%,获得急救培训证书比例不低于40%。“届时累计将有超过30万高风险岗位人员接受急救技能培训,急救知识普及辐射50至100万人。”
2023年4月30日,正值“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在京港地铁14号线北京南站,一位59岁男乘客心搏骤停,值班站长韩宇和同事们,通过丰富的车站运营经验及专业的急救知识,抓住了黄金救援时间,及时使用AED将其复苏成功。“2021年至今,已有5名心搏骤停的乘客在地铁站台成功获救,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本市社会急救能力的显著提升。”陈志说。
此外,为提高公共场所AED的应用效率,北京急救中心从2020年开始对社会公共场所配置的AED进行现场踏勘,对安装单位进行详细的现场安装指导,并测量经纬度、制定取用路径,明确管理方案。目前已完成980台AED在120调度系统电子定位工作,2023年预计完成3000-5000台AED的定位工作,形成城市AED电子地图,当呼叫者拨打120时,120调度人员可在电子地图上找到适宜的AED提示目击者取用,并指导其操作,更高效地发挥急救作用。陈志表示,未来这份电子地图也有望与社会上的地图平台相结合,通过实时更新,实现精准定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