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疗技术创新的“摇篮”,近年来,北京在推动研究型病房建设方面的力度正持续加大。早在2019年10月,本市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的意见》,2020年4月正式启动首批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本市市属医院中共有18家医院开展研究型病房建设。如今,研究型病房逐步被建设成为医务人员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的主要场所,成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方案的策源地,引导有实力的医院转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发展格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医院管理中心了解到,本市以引导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着力推进研究型病房建设,2022年支持、服务在京企业创新药创新器械共92项,其中牵头创新药30项,创新器械2项;参与创新药55项,创新器械5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市属医院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能力,全力推动市属医院向研究型、创新型医院转变,包括采取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引进专业人才等等多种措施。
其中,本市各市属医院通过提高服务审查效率,大力支持北京生物医药健康企业。比如,朝阳医院以北京市精准用药研究与应用中心牵头,集合了13家医疗机构、7家研究机构、10家制药企业、10家CRO公司、2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牵头组建“医药协同创新联盟”,大大增强了对制药企业临床试验方面的服务能力。北京儿童医院优先承接北京医药企业的临床试验项目,同等条件下,在项目立项、伦理形式审查中优先审查,与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20企业)共建了儿童用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临床试验项目提供完整的技术和后勤支持。
各医院的对外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以深化基础临床联合研究。友谊医院与首药控股(北京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从新药研发到临床实施的全过程合作,进行科研课题立项。同仁医院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天坛医院、北京市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开启医校企多方合作,并分别成立了“中科同仁转化创新中心”“脑视觉科学创新中心”、同仁-京东方“视觉健康智能研究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