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演到掀翻桌椅,我的手表和一只鞋子都飞到了观众席。鞋子没了我坚持演,手表不见我浑然不知,直到演后交流,一位观众站起来问‘这个手表贵不贵?’”谈到《惊鸿变》首轮演出这一幕,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的丁星辰忍俊不禁。和他演对手戏的张铭予、丁之琛调侃道:“要憋住不笑继续演下去,真的很难!”
《惊鸿变》剧照
由上海世纪朵云和笑懿迦文化联合出品的原创戏剧《惊鸿变》3月在朵云书院·戏剧店首轮演出收获观众热评,登上猫眼“话剧音乐剧好评榜”第1名。5月11日起,迅速迭代后的2.0版《惊鸿变》即将迎来二轮公演。5月4日,世纪朵云和笑懿迦文化宣布推出演艺厂牌“创意共生场”。“年轻的世纪朵云和更加年轻的笑懿迦一起玩一点新的意思。”世纪朵云总经理凌云说。
签约仪式现场
共创一部原创戏剧
何为“创意共生场”?从第一部作品《惊鸿变》的诞生和演出过程可窥一斑。从排练到正式上演前的戏剧快闪、主创分享会,再到工作坊、演后谈,朵云书院·戏剧店三楼见证了一部原创戏剧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
在笑懿迦主理人、《惊鸿变》导演张笑帆眼中,比起作品,“创意共生场”更想开发一种新的戏剧创作模式。文本的诞生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初始状态就面对受众,通过世纪朵云旗下书店的工作坊、剧本朗读、戏剧快闪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一次次与潜在观众见面,聆听反馈,迅速迭代,最终“共创”出一个既具欣赏性又具商业性的作品。同时,通过打通线上平台,配合直播与视频,让观众近距离观看作品成长的点点滴滴。以《惊鸿变》为例,每一场演后谈不仅内容不同,而且都在B站直播。
《惊鸿变》正式公演前的戏剧快闪
张笑帆参与过话剧《盗墓笔记》、舞台剧《三体》创作,在把设备、装置等高科技元素玩到极致后,他想把技术抛开,回到创作的原点,那就是剧本、演员、观众和空间。“《惊鸿变》是一个有趣、独特的作品,其根源在于空间的独特。在这样一个简易、质朴的空间里,我们希望把真正的‘高概念’戏剧作品展现给观众。空间就是舞台,演员自己拿道具、摆道具,甚至拉开窗帘,马路也能成为舞台。当我们回到原点,反而把戏剧的创造性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惊鸿变》是‘创意共生场’的第一部作品,未来‘共生’的或许还有音乐剧、魔术等跨界作品。”
导演张笑帆
演艺新空间有新观众
坐落于兰心大戏院旁的朵云书院·戏剧店是演艺大世界·演艺新空间的一员,同时,这又是一个充满限制的演出场地。“即便是与专业剧院里的小剧场相比,我们的硬件条件也更为‘简陋’。一开始做不插电音乐剧表演、剧本围读会,都是根据书店的场地条件因地制宜的。后来,这些演出都成功走进了上海大剧院。”世纪朵云副总经理夏琦说,作为书店运营方,世纪朵云不但有空间,更重要的是有跟戏剧吻合的受众群体,“戏剧店的演出95%以上都是通过自有平台售票,这说明我们有了一批黏性很高、与戏剧孵化阶段匹配的受众。他们乐意与主创交流,参与戏剧互动、共生。”
《惊鸿变》演出现场
《惊鸿变》演出时,朵云书院·戏剧店三楼,变身为拥有6个演区的剧场。观众在演员左右,演员在观众中穿行。演员全体不带麦演出,只有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才能实现。在书店,条件的限制,反而创造了舞台非常规尝试的可能性。张笑帆认为,这带来的是违背传统舞台规律的体验。“演到某个段落,我作为剧中人纠结要不要去某个地方,身旁的观众催促我‘快去、快去’。”丁之琛说,演完第一轮,感到“自己的表演状态松弛了很多”。“在1.0版本,观众和演员的交互更多的还是情绪上的推动。有一场演出后,有观众直接找到主创提建议。”夏琦回忆。在《惊鸿变》首演的演后谈,在观众的强烈建议下,剧中反派“雷笙”就被导演妙手“复活”了。
《惊鸿变》登上猫眼“话剧音乐剧好评榜”第1名
书店不只是内容承载方
“世纪朵云从一开始就提出图书发行、文化服务、空间运营‘三位一体’的理念。读书会、新书首发等阅读分享和‘云上书榜’‘有态度的书架’‘豆瓣高分书架’等阅读推广形成矩阵,展览、演出、讲堂、论坛等多样活动在书店空间进行。‘创意共生场’戏剧厂牌的建立,有望让书店业务有新的延伸——过去,书店是内容的承载方、引进方,现在研发、孵化内容,第一次有规模地将业务链条向上游延伸;同时,我们还有更大的雄心,把优秀原创剧目和团队带到书店以外更大的平台。”凌云说。
朵云书院·戏剧店
随着上海演艺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周末看剧、喝下午茶、聚餐,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体系。多元化的演出方式与娱乐、消费结合,多维度的演艺新空间成为“都市商业流量高地”。“创意共生场”开发的演出内容,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场地调性及受众人群进行灵活调整,完成驻场或多场次演出,不仅辐射上海市内的演艺新空间、商业综合体,更可走出上海,为二、三线城市的新空间提供新型文化演出。
在《惊鸿变》里,作为说书人的齐韵白经营了一方小茶馆,名曰“汪怡记”。而“汪怡记”正是上海泰康集团旗下的百年茶品牌、老字号,也是非遗技艺的传承单位。看完剧,带走一罐“汪怡记”联名《惊鸿变》角色茗茶,成为自然而然的消费。
“书店和戏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上海的城市文化培养出了戏剧观众群体和文化消费人群,培育出了书店与戏剧人联动的这个新厂牌。”夏琦说。
“《惊鸿变》不会止步于剧场,基于同一世界观的小说、漫画、有声产品将陆续上线。”张笑帆说,“上海的观众是最好的,这意味着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在上海的市场存活下来,而好的内容一定会得到认可。”
文/上观新闻记者 施晨露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