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诉 | “强制扫码服务”乱象背后,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6 09:34

4月17日,本报报道的《“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怎么破》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报道提到某餐厅存在“必须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的情况。报道发出后,多位消费者向北京青年报反映遇到过类似情况,用餐或开发票必须扫码关注第三方公众号或者小程序,而在关注后,则会收到大量广告,其中不乏虚假甚至黄色广告,体验很差。投诉较为集中的情况还包括点餐扫码索取个人信息,停车场缴费时须关注公众号、观看广告等。

北青报记者就此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并采访了多位专家和律师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调查

三类扫码乱象的背后,都有啥操作

扫码 点餐.jpg

“扫码”服务的乱象背后,都有哪些消费者想不到的操作?北青报记者对目前存在的三类扫码服务乱象进行了调查。

乱象一:“绑架式”强制扫码关注

现如今,基于扫码服务对消费者的便利,众多商家大力推广扫码点餐、扫码开发票、扫码支付停车费等服务,这一功能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通过引导消费者先扫码关注公众号再消费的推广手段,也节约了商家的宣传成本。

显然,在这一要求面前,用户失去了自主选择权,但在耗费大量时间来维护自身权益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之间,消费者大多会选择妥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抓住了这一心理开始变本加厉,在点餐或停车缴费等服务中捆绑公众号、社群或其他推广服务,且不说这一行径对于年长者和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消费者的不友好程度。即使年轻群体也常常会面临重重困难,有消费者称,扫码后出现的并不是相应页面,而是跳转到关注公众号、加店长微信,有的还要加入社群、签到等,让本为提升消费体验的服务成为了消费者的负担。

乱象二:“霸道型”获取个人信息

不知从何时起,获取个人信息成为隐形的必选项。很多商家在用户扫码操作过程中,会通过一定的优惠活动和升级会员等方式,要求获取用户的头像资料、地理位置、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甚至个人应用行为等隐私信息,导致用户个人数据泄露。将这些数据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形成消费者的完整画像,包括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等各个层面,商家就能够在此基础上对重点用户进行精准的信息推送和广告宣传,从而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因此,以提供便利服务为由,实际上是否会另有所图,这背后是否存在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大多数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

乱象三:“轰炸式”广告推送服务

许多用户为了获取相应服务选择关注公众号,但这只是开始,商家后续还会通过发布推文、组建社群等诸多方式继续宣传和吸引回头客,但长时间的广告轰炸让不少用户不堪其扰。除了营销信息外,还有很多商家选择通过流量变现来获利,将用户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平台用于大量虚假广告甚至黄色广告的推广,一些媒介素养较弱的用户无法辨别信息真实性,很容易上当受骗。

解读

强制扫码乱象背后,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二维码.jpg

事实上,强制扫码关注问题由来已久,在微信发展初期,这一手段被视为公众号的必备运营技能,在当时并未觉得不妥。但随着公众号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后,这其中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认为,强制扫码关注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在于其中隐藏着巨大经济利益。因为公众号关注者的数量,在流量市场上是有定价的,一般来说,能够进入广告流量市场的公众号,每个关注者的市场价格应在200至500元之间。关注者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广告价格的高低。因此,一个公众号只要有足够关注者,不管是发送广告还是推送商品链接,又或是开展其他商业活动,都可从其中获利不菲,这也正是商家不惜以影响用户体验的方式大行其道的原因。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则分析道,通过强制扫码开取发票或点餐的行为,除了通过公众号流量变现,让商家和小程序开发者大量推行这一手段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为了提升流量和关注度。通过强制扫码关注公众号等方式,可以迅速提高自家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关注度和流量;第二,通过关注公众号,商家可以向用户发送广告,从而更好地推广产品或者营销服务;第三,利用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商家能够更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从而通过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制定更为有效的营销策略,进行精准营销;第四,在利益驱动下,不排除商家与第三方平台之间可能会存在某些合作关系。例如,商家要求用户关注某发票平台才能够开具发票等等,很可能是他们和这些发票企业平台之间存在利益交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或购物单据,这是商家的法定义务。既然是法定义务,经营者在履行法定义务的基础上,就不该再去设定其他门槛或者限制性条件。

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表示,现如今,很多经营者以方便快捷为由,在消费者要求开具票据的时候,要求先进行扫码关注,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变相为开具票据履行法定义务设置门槛或条件,已经违背了法律规定,虽然我们并不否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开票途径,但是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

提醒

强制扫码不但违规,还存潜在风险

二维码1.jpg

日常生活中,强制扫码关注、授权个人信息等行为已经十分常见,除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浪费用户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用户体验之外,乍看上去对消费者好像并无其他危害,但实际上背后还潜藏着众多风险。

对此,刘兴亮列举了消费者可能面临的四大风险:第一,个人隐私泄露。商家通过强制索取个人信息,包括头像,电话号码等可能会导致个人数据的外泄。第二,易落入一些消费陷阱。商家向用户发送大量的广告和优惠信息,可能会诱导消费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情况下冲动消费,落入消费陷阱。第三,受到黄色广告和虚假广告骚扰,一些商家发送的广告可能会包含黄色内容和虚假宣传信息等等。第四,个人信息被滥用,如果商家将获取的个人信息用于一些非法目的,甚至出售给第三方或者用于其他不当用途,会进一步侵犯我们消费者的隐私权和合法权益。葛甲也表示,个人信息被动泄露后,很有可能被商家用来进行广告骚扰等商业活动,其个人数据也可能会被用于谋利甚至泄露至更广泛的商业空间,从而危害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商家通过设立条款要求扫码关注并强制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属于霸王条款。如果商家一定要获取这些信息才能提供服务,甚至把收集到的信息用作其他用途,显然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有权拒绝,也可以向税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商家提供发票等消费凭据。

支招

强制扫码乱象怎么解?专家这样支招

扫码 二维码.jpg

互联网观察家葛甲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管理部门应明确相关规范,对强制关注行为的商业化属性和谋利性质作出明确定义,即明确规定公号运营者不得采取强制关注手段,给用户充分选择。腾讯微信官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品功能,让“强制关注”在产品功能层面变得不可行。另一方面,葛甲认为,微信还可以对商家运营的公众号进行数据挖掘,定期清理商家公号中长时间未被浏览或点击商家推送内容的关注者,因为这类关注者很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被强制关注的被动关注者,甚至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曾经关注过某些公号。

刘兴亮则从多层面出发,总结出了五点有效对策:第一,从制度层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和监察机制,严格落实二维码的使用识别标准,减少或禁止公众号平台对用户信息的强制收集。第二,从国家层面,要完善投诉渠道,政府部门应该设立并完善线上线下的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建立长效机制,用于惩治可能会涉及侵犯消费者权益这些行为。第三,从消费者层面,消费者自身是第一道防线,大家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做到理性消费。第四,从商家层面,商家自身要做到行业自律,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业协会来进行约束。第五,从平台层面,作为重要的责任主体,要承担起相应责任和管理义务。不论是社交媒体还是支付平台,都应该加强对商家和小程序的审核和监管。面对目前存在的可能涉及违规行为的主要问题,责令商家及时予以整改或者下架。

除了正本清源,芦云律师还谈到,“扫码点餐、扫码开票,看似方便了,但是作为消费者实际上付出的成本代价是更大了。比如有一些平台公司会获取了数据,获取了流量,通过大数据分析,他们进行相应的推送或者分配,然后实现平台的利益。一些方便和便捷我们是需要的,但是这种方便便捷不能够以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者说以经营者不履行法定义务去作为前提条件。”

对此,刘兴亮还建议道,可以通过鼓励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尤其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来鼓励互联网智能应用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搭建一些第三方的评价平台,对市场中的商家及其服务进行评价和排名,让消费者更容易找到值得信赖的商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关部门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高额的处罚措施,通过“以毒攻毒”来实现全行业的规范经营。

实习生 安其尔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强制关注公众号、自动跳转广告,扫码支付怎么越来越复杂
法治日报 2024-08-31
北青快评 | 推行“纯净码”该选择自律模式还是强制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4
北青快评|强制扫码点餐构成侵权案胜诉具有示范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3
法治日报:对强制扫码说“不”
法治日报 2023-11-26
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个人信息 一餐厅被判侵权
工人日报 2023-11-23
北青快评 | 扫码点餐维权还需公益诉讼接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商家强制、诱导扫码消费现象普遍 专家:超范围索取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央视财经 2023-10-29
扫码消费岂能“强制关注”
经济日报 2023-09-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