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读书日”到来,关于“电子书与纸质书”的争论又成为一个热点。移动网络兴盛,网络阅读变得时髦起来,不仅改变了传统阅读习惯,也使纸质书式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0本。
数据显示,2021年有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0年的76.7%增长了0.7个百分点;71.6%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20年的71.5%增长了0.1个百分点。而且,“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为读书提供更多选择。这表明,“数字阅读”即“电子书”已成为更多人青睐的阅读方式。
不过,对网络阅读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人怀疑那些声称自己“网络阅读”的人,是否真正在“阅读”。网络阅读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自律性,自律性之高,一般人无法做到。一个平时就不爱读书的人,让其网络阅读也是勉为其难。况且,碎片化“浅阅读”,也成了网络阅读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网络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改变传统阅读习惯实属正常。只要在阅读且是真心阅读,就无可厚非,哪怕是碎片化“浅阅读”,总要比不阅读强得多。因此,不能说“网络阅读”就不是阅读,也绝不能因为纸质书多是“深阅读”,且有诸多网络阅读不具备的优势,就一概否定网络阅读。
必须承认,“碎片化”甚至“娱乐化”阅读多指网络阅读。其获取信息快速且不深究其理,求快、求新的同时却也失去了阅读的咀嚼、思考、回味、积淀。相比浅阅读,纸质深阅读更强调阅读的质量,追求阅读中的体验,被视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纸质读物似乎更适合“深阅读”所提供的文字之美。
然而,这毕竟是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处于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共存的阶段。片面强调电子书或纸质书的优劣,都不可取,还是让电子书与纸质书“各美其美”。阅读的方式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是否达到了目的。只要获取了知识,陶冶了情操,磨练了思维,提高了素养等,都值得鼓励。让电子书与纸质书“比翼双飞”,才能使阅读方式相得益彰,为社会进步贡献出智慧的力量。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