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被”优秀剧目展演圆满收官,闭幕演出剧目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上演。登台前夕,剧目主创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在小剧场里演京剧 是创新也是挑战
《浮生六记》由沈复所作,前四卷讲述作者夫妇的家居闲趣和坎坷经历,后两卷散佚仅存题目。小剧场京剧《浮生六记》由沈复的《浮生六记》改编而来,以“戏中戏”为艺术结构,男主角沈复和歌妓喜儿排演了自己与亡妻的爱情故事,戏里戏外两情迷离,假戏真做殊途同归。这部剧曾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京剧《浮生六记》由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白爱莲执导,徐州市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艺术研究院三级编剧周广伟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优秀谭派老生演员、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饰演男主角沈复,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窦晓璇饰女主角芸娘、喜儿。
和一些传统京剧不同,在这部戏里,不仅是女主角一人分饰两角,男主角也有“分身术”,不仅要饰演中年的沈复,还要饰演青年沈复,两个角色年龄跨度大,所用的表演方式也有所不同。沈复扮演者谭正岩坦言“这个人物表演起来确有难度。”
沈复一角初登场时是三十四左右的中年人,戴着灰白色髯口,行当上接近老生。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青年沈复登场演绎与芸娘的相恋往事,行当上又接近于小生,“感觉我自己演的时候都有点分裂,因为很难把握前边老生和后面小生的状态。”谭正岩表示,“小生状态的表演模式与语气是小生的,但是我又不能跨一个行当,发音还得是老生的发音方法,相当于用老生的发音方法来表演小生的身段,难度很大。”为了精准拿捏这一角色,谭正岩向老前辈艺术家们取经,“我借鉴了李少春先生在《白蛇传》中扮演许仙的方式。”
站在演员的角度看,小剧场京剧和传统的京剧不管是在表演方式还是表现方式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别。“小剧场京剧节奏明显快很多。”谭正岩认为,传统的京剧表演时有不少用于换幕换景的过场戏,节奏相对更慢,小剧场京剧虽然也换幕过场,但一点也不会拖泥带水,整体下来剧情非常连贯。此外,因为小剧场演出中观演距离的改变,对演员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因为我们和观众的距离特别近,所以在表演中要尤其注意表情细节。”在传统戏表演中,时常会出现演员为了追求更好的发音而不顾面部表情的情况,“只要唱出来的好就行,面部表情比较狰狞也没关系。但是现在小剧场离观众更近了,即便是唱腔吃力,也要表现出美的状态来。”
再者,小剧场京剧的情感表现手段也和传统京剧很不一样,“传统戏里,你比如说要表现男女主角拥抱,那就是两个人手搭一下。这出戏可不一样,那就是实打实的抱上去。”谭正岩笑着说,“两个人脸的距离也很近,给观众在视觉上也营造出小鹿乱撞的感觉来。”
以戏曲美学表达诗性精神
作为一位小剧场京剧的创作者,导演白爱莲除了《浮生六记》外,还创排了小剧场京剧《倾国》《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寻•牡丹亭》《季子挂剑》《思•凡》等等。白爱莲认为,“中国戏曲在美学上讲肯定是一个既古典又很有现代性的舞台艺术,作为剧场艺术的戏剧,理解他的精神本质其实是诗性的,是关注人的本质的。我希望在我的作品里面是用戏曲或戏曲美学表现富有思想的命题表达诗性的精神,我是这样理解当代的戏曲创作的。”
在她看来,小剧场戏剧是自由灵活而又个性化、多元化的,来自话剧的实验性、反叛性的基因也存在于戏曲的小剧场创作当中,“这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创作和观众之间也有更加紧密的联系。”白爱莲表示,“我个人对于小剧场的追求除了要表达当下的思考,我还希望我的作品是富有情趣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和轻都是共有的特质。情是情感饱满、真挚,一个作者具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和观众建立内在的关联,从而更触动观众的内心。趣味也是传统文化的审美特质,我觉得把握好这点可以让作品显得更灵动而不是更说教、概念。我希望在表达浓郁、饱满的情感的同时也让它充满趣味、动人、好看。”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