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不只是我们不想上班考试,古人也是如此。
从标准“废柴流”开局,逆袭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到“高考”落榜后,成为知名“旅游博主”的徐霞客,作者急脚大师在《跟古代学霸握个手》讲述了52位古代“学霸”们的草根逆袭史。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囊括了各个时代的顶尖“学霸”,讲述了他们在功成名就前的学霸时光。
在下文中,作者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孟浩然谈起,在考场失意和诗场得意之间,随性而为的孟浩然是如何“躺平”与“再就业”的?
一、告别鹿门山
在依山傍水的襄阳城,有一个平凡的男孩子,他没有所谓的神童光环,也没有特殊的际遇。好在他的家条件还不错,吃喝不愁,也不缺书读。在读书的同时,他还顺便上了个武术兴趣班,学习剑术,比普通文人又多了一分英气。
二十岁的时候,他游览家乡附近的鹿门山,见山间云雾缭绕,桂花飘香,虫鸟欢叫,他震惊了,被大自然折服了。他想,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如果在这里隐居该多好!东汉末年的高人庞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都曾在这一带隐居过。
他回到家,用五言诗写下游记——《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怀着兴致,乘着小船,潭水弯弯,灵芝满岸。试问厚厚的苔藓上是否还留有高人的遗迹?白云飘飘,丹桂妖娆,美丽的夕阳中依然留着我未尽的情怀。
一种独特的诗风从襄阳城吹来,假以时日,孟浩然的时代必将来临。
年轻的孟浩然把隐居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张子容,两人一拍即合,卷起铺盖,搭起茅屋,一同隐居在鹿门山,说不定他们就成了卢藏用,被朝廷征召了呢!
朝廷直接从民间招聘隐士、名人和学者到京城做官的方式,有个专业的称呼叫征召,在汉朝尤其东汉盛行。皇帝征召聘用社会知名人士到中央担任官职,称为“征”或“特诏”,给个“顾问”(博士)的虚职,也可能给个权力比较大的实职。这种招聘不用考试,难度却非常大。你不仅得有本事,还要会包装,懂营销和策划,搞得声名鹊起,起个“卧龙”“凤雏”的外号,政府知道你了,皇帝也晓得你了,再把你请出来做官。但是,如果没真本领,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你乃欺世盗名之徒,不仅名声被毁,脑袋也可能被削掉。
征召属于双向选择,你可以直接或者委婉地拒绝,皇帝也不能阻拦发怒,来去自由。这些拒绝做官的人,有的不想做官,也有的对官位不满意,想通过拒绝提高名气:你们看,皇帝、官府争着聘用我,我都懒得去!皇帝也赢得重用贤才的美好名声:看看,我是个重用人才的领导,跟着我,有前途!能被皇帝征召的人一般年纪比较大,德高望重,品行端正,学识丰富,在民间与文人中间拥有众多的粉丝,拉拢他们,能给天下人树立良好的导向:你们看好了,国家不会忘记这些有品德、有节操、有学识的人,你们只要向他们学习,要面子有面子,要地位有地位,要官位有官位。征召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统治艺术,让大家知道应该向什么样的人看齐。虽然没有考试,却比考试更难。不过,自从有了科举制度,征召就失去市场了,大家都争相献诗、参加科举考试,皇帝也就不费这劲儿来征召了。
张子容看着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求前途了,便也待不住了,他决定和大家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孟浩然理解朋友的想法,他作诗一首,送别好友——《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孟浩然是个很率真的人,送别好友时还不忘叮嘱:“兄弟,此番出山,千万不要让世俗中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影响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啊!”
送走朋友后,孟浩然也坐不住了。鹿门山不比终南山,他也有年轻人的冲劲,若想要建功立业,看来必须要主动出击,先打响名气,再参加科举考试。
他挥一挥手,告别鹿门山。
孟浩然下山后四处结交朋友,时常向名流们进献诗歌,也许因为小镇青年的身份,也许因为清淡无痕的诗风,他始终没能打开市场。虽然他认识大诗人李白,可李白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
二、考场失意,诗场得意
时间过得飞快,孟浩然从青年变成了大叔,他再也憋不住了,难道没人推荐就不能参加考试了吗?难道天下就没人赏识我了吗?他收拾好包袱,向长安进发!
三十九岁的孟浩然第一次参加考试,不出意料,他落榜了。
孟浩然流落长安街头,想起故乡的云朵,在这里等明年再考,还是重新归隐鹿门山?万一明年又考不上呢?京城的消费水平这么高,带来的盘缠够不够?京城的贵人这么多,懂他的知心人有没有?好纠结啊!他想起好朋友远上人法师,提笔写下《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我本想隐居山林,却没钱修建庭院。留在长安不是我的志愿,我向往您所在的寺院。如今盘缠消耗干净,壮志消磨殆尽,凉风吹起,蝉声哀鸣,唉!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次考试苦了孟浩然。当老天给你关禁闭的时候,也会给你留一扇小窗户透透光。京城名流贵人众多,总会有人看上你。这不,孟浩然的诗被王维看上了,两个人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老孟进入了老王华丽的朋友圈。
有个传说,王维将孟浩然带到宫中办公场所,两人正聊得起劲,忽然听到皇帝驾临,孟浩然吓得躲在桌子底下,也有说躲在床底下。王维却不敢隐瞒,如实报告。唐玄宗一听,来了兴致,笑道:“你说的那个小孟啊,朕听说过啊,让他出来吧,别害怕。”
孟浩然从桌子底下爬出来,见到皇帝慌慌张张的。唐玄宗予以亲切的慰问:“你能吟一首自己作的诗吗?”孟浩然脑子短路,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诗句,皇帝的脸由白里透红变成了黑中带怒,心想:你自己不认真准备考试,反过来怪朕抛弃你?
王维和孟浩然惊恐地看着唐玄宗离去的背影。
这个故事存在两个明显的漏洞:一是孟浩然跟王维相识的时候,王维刚从地方卸任小官,隐居山中,自己都发愁如何再就业,怎么可能有机会帮孟浩然引见皇帝?二是孟浩然此刻已经是个快四十岁的男人了,怎么会躲到床底下?唐朝诗人们并不是躲在书房里的呆子,行卷的过程中也见多了世面,岂会如此慌张?
往往故事越离奇,人们越喜欢听,娱乐八卦远比社会新闻传得快。
当时还在下岗待就业的王维很推崇孟浩然,他凭着自己在文人中的影响力,帮助孟浩然在京城打开了名气。王维曾亲自为孟浩然画像,并带着他到处赴饭局,参加“文学沙龙”。据说,在一次太学聚会中,大家提议搞个诗歌创作比赛。跟着王维来的孟浩然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成功让在场的人记住了他。孟浩然考场失意,诗场得意,成了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也许是长安消费水平太高,也许是想念乡亲父老,孟浩然最终还是离开了长安。他一路游山玩水,边走边写诗。回到家乡后,孟浩然耕田砍柴,怡然自得。
三、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性格随意洒脱,很多人喜欢与他交往。李白、杜甫、王昌龄、王维等人都是他的“粉丝”。孟浩然时不时跑到老朋友家里蹭顿饭、喝点酒,这样安逸的隐居日子让他流连忘返。《过故人庄》便写出了他那时的心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
可即使神仙也有烦恼,过日子得要钱哪。孟浩然隐居一段时间后,又前往长安求官,只是这一次不同以往,他俨然是“文坛明星”了。
孟浩然献诗给宰相张九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至于他是怎么认识张九龄的,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十有八九也是王维介绍的。
可惜那句著名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没有给孟浩然带来官运。孟浩然第二次求官失败,他没有继续留在京城,依然选择归隐襄阳。
当时襄州刺史是韩朝宗。韩朝宗非常喜欢孟浩然的诗,想大力推荐他,于是邀请他来参加自己举办的宴会。
孟浩然没有多想,随口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那天,几个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望孟浩然,孟浩然热情招待。有人提醒孟浩然:“你与韩大人有约在先,不准时赴韩大人的宴会,恐怕不合适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现在正尽兴呢,管不了那么多了!哈哈!”
孟浩然长期隐居,脱离社会,做事全凭自己的真性情,加上屡次求官失败,他早已心灰意冷。宰相张九龄都无法推荐我,你一个区区刺史有那么大本事吗?
此事过后,高官权贵们不愿意再推荐孟浩然,他也太任性了!
孟浩然朋友遍天下,经常被人邀请去做客。当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时,就托人带信:“孟老大,我们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见,叙叙旧!”
老友见面,分外开心。离别时,李白拉着孟浩然的手,不舍得走,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一辈子清高孤傲的“诗仙”李白在孟浩然面前始终一副“粉丝”的样子。
四、人生得意须尽欢
玩累了,又有点空虚,孟浩然想找点事情做。
当时张九龄被李林甫陷害,从中央贬到地方,担任荆州长史,他想起孟浩然的老家就在附近,想让孟浩然帮自己做参谋。
孟浩然欣然答应,到荆州做了张九龄的幕府,做着做着,又没劲了!官府的空气并不自由。反正他现在不愁吃喝,干脆“裸辞”了!
这次回到襄阳后,孟浩然染上了背疽,只好安心在家休养。
原本孟浩然的背疽已经治得差不多了,大名鼎鼎的王昌龄来到襄阳拜访他,孟浩然非常高兴,准备好酒菜,要和王昌龄一醉方休!
“来,这是我们襄阳名菜‘查头鳊’(鳊鱼),味道很不错,你尝尝!”
“听说您大病初愈,查头鳊属于发物,能吃吗?”王昌龄不无担心地说。
“嘿,没事,我都好了。再说啦,人生得意须尽欢,此等美食,岂能错过?”
向来随性的孟浩然早把郎中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吃完这顿饭后,很快毒疮发作,五十二岁的孟浩然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
随性而为、不喜拘束,让他纵情山水;粮草不济、渴望建功,又催他走出书斋。孟浩然始终在入世和归隐中徘徊。豪侠的性格让他的朋友圈星光璀璨,他不在江湖,但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五、把骨感的现实留给自己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孟浩然非得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呢?因为古代读书人不去考试,就没有工作,没工作意味着没收入。
难道没有其他考试了吗?有,但不是诗人们的菜!
唐代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类。前者好比期中、期末等综合考试,是定期组织的;后者好比临时性的考试,皇帝心血来潮偶尔组织一次。常举设置了进士科、明经科(通晓儒家经典)、明法科(法律人才)、明算科(数学人才)、明字科(文字人才)、医科等多种考试,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考试。进士、明经两科的考生最多。进士科一开始只考策问,相当于时事政治论述题,后来加上帖经(相当于填空题,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背诵、理解能力)和杂文(指诗、赋、箴、铭、颂、表、议、论之类)。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杂文变成了纯粹的诗赋题。
皇帝一对比,诗赋写得好,创新少不了,大唐急需这样的人才啊!于是杂文题也就是诗赋写作题占的分数越来越高,成为进士科考试的重点。尤其唐朝中期以后,第一场考试就是诗赋,第二场是帖经,第三场是策问,逐场定去留。第一场最重要,诗赋作得好,才能进科考。真正造就唐朝诗歌繁荣的是考试制度,因为要考试,要行卷,所以文人划重点、勤练习,拼命写诗增强应试能力,官员也认真读书提高鉴别水平。
明经科考试侧重儒家经典的背诵,考试方式是帖经、墨义(对经文的字句做简单的解释)和口试(口头解释典籍中的内容和读书心得)。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考中明经就算晚的了。其他科目如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史科等,录取的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录取名额极少,做高官的几率很小,受不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进士科录取数量约为考生的1%—2%,明经科为1/10—1/5,其他科目基本忽略不计。有人可能不理解,诗人们为什么不去考明经科、明法科什么的,非要考进士科呢?
首先,这是一个社会热门的选择:进士科相当于顶级名牌大学的顶级专业,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特别高,录取之后受到的闪光灯也最多。诗人张籍曾说:“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皇帝与高官们都非常关注进士科出身的人,提拔时也优先考虑这些人。进士相当于文人身上的顶级奢侈品,绝对的身份象征。大诗人元稹通过明经科进入官场,即使后来名闻天下、位居宰相,依然因为非科班出身而感觉没面子。明经科录取人数多,但属于考场鄙视链的底端,成为中高层官员的机会少。
其次,客观条件影响:进士科虽然难考,但它的录取名额也不少如果要考明经科,家里要有很多经书,从小就必须熟读背诵,对于贫寒子弟来说,哪有这样的条件?唐朝虽然出现了雕版印刷,但这种印刷技术极费时间与人工,一本书要雕刻好多年主要印刷佛经、医书等官府急需的书。普通人能搞到一本儒家经书就谢天谢地了,何况好多本?贫寒子弟既要干活填饱肚子,又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只能选择录取率相对较高的进士科。写诗比明经、明法等更容易出名,即使考不上,也有被人推荐进中央、官府或军队做幕僚、参谋的机会。唐朝科举考完以后并不是马上就安排你做官,还得在家守选(等候编制),进士科守选时间为三年,明经科守选时间一般是七年,其他科目也要等七八年,贫寒子弟哪能等得起?
最后,大众娱乐需要:在唐朝,从皇帝到达官贵人,都喜欢没事吟两句诗歌,显得高雅有情调,不可能喝酒的时候说:“来,背一篇儒家经文劝劝酒;来,解释下法律条文助助兴。”
民间歌女们唱歌也需要歌词,大家对音乐和诗歌的需求暴涨。就算考不上科举,吟诗作赋也能帮文人提升名气,谋个差事混口饭吃。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叹:“唐朝诗人们咋就活得这么累?”的确,大唐的诗人们把骨感的现实留给了自己,把丰满的理想留给了后人。
摘编自《和唐朝诗人握个手》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