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国家级博物馆,是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新拓展。
展览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据了解,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这次我们联合了四家机构,把分别藏于四个不同地区的文物集中进行展示,目的就是让我们普通的观众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根脉,重拾那个时代的记忆,最终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道。
殷墟甲骨 文化根脉
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也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其中,“殷墟甲骨”专题共展出展品50种54件,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包括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相关研究成果集锦等。
亮点展品有记载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现出来,十分生动传神。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5405,记录了商代日食——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的甲骨5509也在其中。此外,甲骨6006经著名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确定了商王世系,不仅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相关记载基本正确,还对《史记·殷本纪》所记载商王顺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问。
居延汉简 历史见证
“居延汉简”专题展出展品总计81种,155件。包含“有册有典”“流沙坠简”“居延汉塞”“大漠孤烟”“手不释卷”五个单元。“有册有典”“流沙坠简”两单元溯源了简牍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居延汉简的三批重要发现;“居延汉塞”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戍边吏卒的重要职责,真实还原汉代边塞屯戍的军队面貌,其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通报敌情的“候望”、巡视天田痕迹的“日迹”制度、功过奖惩制度,以及武器装备情况、武器管理制度等内容;“大漠孤烟”“手不释卷”则从衣、食、住等后勤保障中展现戍边吏卒的日常生活,以及戍边吏卒在工作之余的学习情况,让大家得以窥见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细节点滴。
敦煌遗书 中古传奇
“敦煌遗书”展览选取了不同时期敦煌石窟的纹样、佛像等元素,并在展厅中大面积采用经典洞窟壁画,营造出璀璨瑰丽的敦煌特色,展示敦煌遗书中盛衰相继、融汇中西、异彩纷呈的中古世界。
为全方位展现长卷,展览采用了大量长通柜,尽可能让观众看到展品全貌“敦煌遗书”专题展品共计49种,50件,全部藏于国家图书馆,还有部分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数字壁画资源。亮点展品包括抄写于西凉建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417年1月30日)的《四分律初分》,是现存最早的抄本,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纪年的最早一卷。还有为抢救敦煌遗书,1909年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呈送清学部的样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完整保存了卷轴装书籍的形态。
明清档案 国家记忆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专题展出展品69种123件,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展览特别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沿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列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全宗目录》等资料,通过表格、图片与档案展品,生动直观地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不同时期对于明清档案的保管与利用。“明清档案作为一种档案文书,在明清时期更多的是以档案或者是文书来治理国家。现在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当时的历史风貌,它是最直接或者是最真实的一种体现。”顾恒告诉记者。
展览开展后,国家图书馆还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等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同时,开发展览“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巡游记”,选取重要展品近30件,利用VR技术生动讲述展品故事,将文物陈展与VR技术深度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籍“活起来”。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