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病毒,为什么从来没有“神药”
解放日报 2022-12-26 09:05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虽然是一脉相承,但新冠病毒已经过多代变异,早已“物是人非”,此病毒非彼病毒。

病毒多代变异,结果往往是传染性仍强,但毒性已经明显下降,套用流行语就是“伤害不大,但侮辱性很强”。历史上著名的病毒大流行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一般都是发生在病毒流行的早期,很多危害很强、致死率很高的病毒直到今天还存在,但已经成为春秋季的常见“感冒”,几乎每个人在春秋季都有中招的经历和感受。

如果用人均寿命来评价医学的发展,那今天上海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医学取得的进步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医学还是存在诸多待研究和解析的领域,存在很多的无奈。因此,医疗“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尤其是对于病毒感染,当前还是缺少针对性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每次人与病毒搏斗,不能说均以失败告终,但几乎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两败俱伤”。不像某些细菌导致的疾病,只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就可以药到病除。

对于感冒,有个很有趣的段子:“吃药大概7天可以好,不吃药大概一周好。”言下之意,吃药7天不好,大概就是8天好,而不吃药一周不好,大概就是两周好。其中的要义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当然,是药三分毒,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当下,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在全社会已经很高,8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占社会人群不小的比例,不论是器官功能的退化,还是既往疾病的损害,他们的肝、肾等脏器功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药物的使用必须更谨慎。所以,“小感冒”的用药非常考验医者和患者的智慧,如何取其利、避其害,还是需要听取专业医生和临床药师的专业建议。

对于病毒感染的治疗一直是医疗界的“痛”。虽经过数百年的研究以及各行业专家的努力,还是未能研究出我们梦寐以求、药到病除的“神药”,但是针对病毒,我们还是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切实可行的有效治疗措施,尤其是我们的传统中医药,更是给我们提供了有力和有效的保障。病毒“魔高一尺”,医疗救治“道高一丈”,我们终究还是可以收服这只“病毒魔”。

“新冠”终将成为历史,而病毒一定还会存在我们身边,永远伴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天还是要来到,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与其焦虑不安地坐等明天,不如开心惬意地奔向明天。

(作者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

文/狄建忠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提前吃抗病毒药能预防甲流吗?抗流感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要这样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3
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敏感 药物治疗有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12
流感进入高发季 抗病毒药物怎么选?
国家应急广播 2024-12-26
人物|《霍林河的女人》出版 翟妍:我的书写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眼睛的这项功能你可能从来没有这样真切体会过!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1-07
专家:小儿抗病毒药可以常备
广州日报 2023-12-12
得了甲流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新华社 2023-03-14
李强:中国人从来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