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不断深入,近日,国家文创实验区举办了一场线上发展成果展,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振奋精神,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凝聚了力量。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作为全国唯一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设立8年以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示范价值的经验模式,积极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求突破、树标杆、作示范。
近三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产业升级、人才服务、新兴业态培育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创园区发展有序,有的园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赋能,加大对新兴业态的招商引资力度;有的园区积极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有的园区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配套,苦练内功,培育品牌,完善产业生态;有的园区加强园区党建,以党建促创新、促协作、促发展。
2022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名单中,国家文创实验区的19家园区入选,占比达到19.7%。其中,郎园Vintage、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入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名);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平房园区、东枫德必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等16家园区入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市场主体保持平稳,“服务包”企业、“蜂鸟企业”等重点企业各项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掌阅科技、得到、果壳、印象笔记等行业头部企业运转良好,一批新业态市场主体加快聚集。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科技类企业占比稳步提高,数字文化产业保持近30%的增长势头,占实验区文化产业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发展环境更加完善,文化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政务服务、孵化创新服务等强化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精准;产业政策资金快审快拨,更加高效;助企纾困政策聚焦小微,降本增效。
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内50家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复工复产,在多重利好政策和务实措施的加持下,文化产业园区、企业进一步提振信心、恢复活力,展示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未来,实验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聚焦文化科技融合,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