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个远嫁的姑娘。
刚结婚那几年,语言上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让我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加上我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所以平时除了带小孩出门,其余时间都是独自在家,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
这样的处境让我一度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是个有问题的人。
为摆脱内心的孤独感,我走上了读书写作这条路,也幸而因此被文字解救。
从书中我慢慢了解到,人不能太局限于周围的环境,有时环境让我显得不同,并不一定是我的错,不能贸然把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
书读得越多,我越想靠近书里的那些榜样,想和他们一样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一生。
读书和写作,就是我要坚持做的事。这两件事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支撑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寂寞的日日夜夜。
除了读书写作以外,我还报了函授大专,同时自考本科。在以前,我从没想过离开校园后还要继续学习,是读书写作让我见识到了更宽广的世界,也认识了一帮天南海北的文友,他们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我也渐渐地被他们感染。
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当初的那份孤独感,是它成就了如今的我,也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的我,表面上看是孤独的,但内心却是丰盈的。
读书写作带给我精神上的满足,是现实生活里的喧嚣远远比不上的。我从不觉得自己形单影只,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喜欢的事在一起,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2
曾看过一本书,作者提到读大学时一位女同学的故事。
这位女同学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同学们参加社团、相约着做兼职、聚会逛街,这个女孩从不参加,永远都是一个人留在宿舍看书学习。
大二时的一节混合国际交流大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与外国留学生一起交流,许多同学的外语都说得磕磕巴巴,只有这位女孩能与他们流利对答,从历史到经济,侃侃而谈。
其实刚入学时,女孩的外语水平也是差强人意,没想到两年后却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那些孤身一人的日子都被她拿来默默充电了。
群处有群处的热闹,孤独有孤独的静好。没有人在身边打扰,更可以沉下心来学习知识,努力成长。
心无旁骛地投入一件事,效率更高,人也会更加坚定。就像我看书写文,没有旁人的干涉与质疑,就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一个孤独的人处在安静的环境里,更容易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时常梳理自己的人生。所以,孤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那些觉得孤独不好的人,可能只是因为恐惧孤独、害怕与之相处罢了。
当一个人能够面对孤独,就能够利用它来好好成长。
3
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孤独来临的时候,不必害怕,也不必抗拒。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此刻的自己就是孤身一人。
当你能接纳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时,孤独于你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你会发现,这是你宝贵的私人空间,也是自我成长的最佳机会。那些想做而不敢做的事、那些不一定被外界接纳的想法在此刻都获得了自由。
看一本书,插一束花,听一曲喜欢的音乐……孤独也可以是滋润心灵的沃土。
《心流》里有这么一句话:“独处是建立自己的内心系统的必要经历。有了自己内心的系统,更能够适应因偶然原因陷入的孤独的处境中。”身体的孤独与心灵的成长相伴而行,你如果能体会到这一点,就不会再惧怕一个人,反而能在独处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强大的内心世界。
人生漫长,孤独时有发生。只有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才能波澜不惊地面对外界的一切变化。
成长,永远是一个人的事情。愿你孤身一人时也能享受到这份乐趣,用孤独成就自己。
引用文献: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张定绮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格局》 月夜生凉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希蓝,与书做伴,和文字为伍。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猫姐能量圈(tqq1214cat)。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