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重新认识这些文艺史上的女性,学会成为“不驯服”的读者
文学报 2022-12-02 14:00

《黄金时代》《山河故人》《BJ单身日记》《秋园》,三毛、杜拉斯、伍尔夫、波伏瓦……这些大众熟悉的故事里,都存在着一个女性视角。近期,评论家张莉推出《我看见无数的她》一书,首次系统讲述“如何用女性视角重新观看文学和电影”。

这本书引导我们去“看见”被遮蔽、被隐身的女性,呈现男女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它亲切而细腻,让女性成为了可见的叙述主体,也成为了经验、思维、审美和言说的主体。虽然这些作品大部分也算不上女性主义作品,但张莉认为,“正是从这样的作品里,才可以看出普遍意义上的女性命运、多数人对女性命运和女性生活的理解。”

“女性视角的解读,最终目的是助读者成为有同情心、理解力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有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独立思考者。”在序言《成为“不驯服”的读者》中,她如此解释道。今天,从《黄金时代》《卡米耶·克洛岱尔》两部电影的解读节选中,观察两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中外女性在事业与情感上如何被电影投射以局限认知。

留下无数疑问的传记电影

《黄金时代》是由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和监制的萧红传记电影。这部片子从开拍到上映一直都广受关注,还获得了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从2014年上映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是我还记得当时看完电影的感触:既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激动,也没有像另外一些人那样觉得不堪。有时候看电影或者看小说就是如此,要像小马过河,亲自去读一读,去现场的电影院看看。我是坐在电影院里看完这个电影的,看完之后,我强烈的感受是可惜。这部电影其实制作很精良,也很用心,但是可惜就可惜在这部电影的讲述角度。

电影借由萧红朋友们的交替叙述勾勒萧红的一生,包括讲述她的出走、她如何与萧军遇见、她如何去延安、如何病逝,等等。但是看电影的时候会觉得,由朋友们讲述的那个萧红,倔强、执拗、软弱、神经质,受到疾病困扰,对养育孩子没有责任感,一生经历传奇,结局令人扼腕。这是一个有生活气息的、年轻的、不谙世事的萧红。同时呢,这个女性也很“作”,一辈子也没有抓到她的幸福,是一个让很多人猜不透的女人。

当然,电影为观众留下了许多疑惑。比如,作为现代文学教父的鲁迅为何会对年轻的“二萧”如此看重?萧红为什么要执意离开萧军,一意孤行?萧红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很多朋友尊敬、帮助和爱护?萧红死后为什么会令那么多人念念不忘,被大书特书?难道仅仅因为她传奇而悲惨的一生?看完一部传记电影,如果普通观众不了解传主身上的非凡特质,对传主的选择完全不能认同和理解,未必全是因为观众的欣赏能力不足,也可能因为电影的表现能力不足。一部传记电影有义务在忠实史料的基础上呈现作家的一生,但也有责任使读者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位作家对于文学及人类的贡献。对于后一要求,《黄金时代》显然力有不逮。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细节就是,当屏幕上出现鲁迅面容的时候,观众中就会有人惊呼:“哎呀,鲁迅!萧红居然认识鲁迅!”那个镜头里的鲁迅温和、家常,言谈也不乏锐利。只是,与其他人相比,他的肢体动作有些僵硬,讲话方式过于书面。在当年,“二萧”被鲁迅看重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热情洋溢的来信吗?其实鲁迅与“二萧”之间自然有情谊,最初相助,一为文学,二为家国。鲁迅看重“二萧”的文学才华,为“二萧”的第一部著作写序并帮助出版,二人也因鲁迅先生的推荐而为文坛瞩目。鲁迅对“二萧”,有知遇之恩。另一个原因在于,“二萧”是来自东北的青年。他们作品中有东北人民的生活情状,鲁迅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而使当时的读者关注东北沦陷。鲁迅对萧红尤其欣赏,他对她《生死场》的评价是“力透纸背”,有“越轨的笔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也预言,在未来,萧红将取代丁玲,正如丁玲取代冰心一样。以上种种信息,电影并没有给予充分交待,因而,我们只看到坐在鲁迅家无所事事的萧红,而没有认识到这两位作家有着相近的文学追求。

没有文学生活的萧红

跳出“朋友们所说”的视角会发现,作为作家,萧红有她的超越时代的一面,她之于现代文学的意义在于“独具我见,不合众嚣”,她写作的独特性恰也是当时她的伴侣、她的朋友们所不能理解的。所以说,《黄金时代》最致命的局限就是,它在讲述一个女作家一生的时候使用的是一个男性主体的视角。它所做的是高高在上的同情,是遗憾,是困惑,而不是理解和尊重。它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萧红生活在萧军身边才是完美的结局,并用这样的方式去倒推萧红的一生。因而,尽管看起来电影在追求真实和史料搜集上下足了功夫,众人的穿插讲述也自有效果,但由萧军朋友们拼凑出来的萧红却苍白而令人迷惑。

作为作家,萧红大部分时光难道不是在写作吗?在疾病中、在饥饿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写作。电影中关于这些的场景很少。而且,这个女人写的到底是什么?她只写了花园吗,只写了自然吗?她写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都是当时受苦的人。这是一位对大时代和卑微个体一视同仁的作家,这样的选择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视的。关于萧红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如何,年轻人如何读她,同行如何评价她,她如何无视批评执着写作,全是空白。当别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为时,她也是被动的和失语的。电影呈现的只是众说纷纭的萧红罢了。但那个风暴中心的人,从不为自己解释。于是,我们只看到了疲于奔命不断抽烟不负责任的萧红,只看到一个跟大时代选择背道而驰天真地要“找死”的萧红,却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独行并非全无意义。甚至你在电影里都看不到这些文学青年们在一起讨论文学,在电影里,我们甚至没有看到她的书出版的场景,而这也是她维持生计的方式之一。可是,对于一个作家传记片,这些镜头难道不是必须的吗?

还需要提及的是,电影在叙述抗战中“二萧”的选择时,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是偏狭的。如果我们不把萧军的选择视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不把萧红在病床上去世作为她选择不去西北的坏结果,那么我们会看到,彼时与萧军不同,与萧红共同选择坚守在国统区的作家既有巴金、老舍、茅盾,也有沈从文、钱锺书等人。(萧红当时的悲惨境遇,一方面是因为医疗事故及战乱,另一方面也由于她身体的衰弱。)

如果我们的史料不囿于萧军的朋友圈,那么我们还会读到萧红当年的其他朋友对她的评价和纪念,如茅盾先生在萧红去世后为《呼兰河传》写下的序言,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写下的诗篇:“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在萧红死后,有无数传记和悼念文字出版,每年都有万千读者诵读她的作品……一个文学层面让无数同辈后辈深切尊重的作家,一个生逢乱世命运坎坷的青年,当这两个形象合而为一时,才是完整的萧红,也才是今天为何那么多人纪念和心痛的原因。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黄金时代》完整还原了萧红作为普通人的一生轨迹,却忽视了她在有生之年所进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学成长轨迹。这是非常非常令人遗憾的。什么是对作家、对女性真正的尊重?是将她作为完整的、有精神追求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只看到她陷于情感的纠纷,更不是毫无主见地在时代飘摇,被后来人不断地可怜和同情。总之,平心而论,在今天中国影坛里,这个电影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怀和有水准的艺术电影。但因为视角所限,《黄金时代》只使我们认识了萧红,但是并没有使我们真正和萧红达到精神和文学追求上的共振,这是特别令人遗憾的。

她与男人拥抱,以为这就是永恒

卡米耶年轻、纯粹、美好,才情四溢,但又桀骜不驯。你看到她赤着的双脚、沾着泥巴的手就会明白,这个女孩子是一个雕塑家,她和罗丹那些同样年轻貌美的女模特儿之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当然,那个时候的卡米耶对罗丹充满了敬仰之情,已经四十岁的罗丹是她的男神,从这个女性最初遇到罗丹开始,她就渴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上面能签上罗丹的名字。这个学雕塑的女青年刚刚上路,特别渴望导师的指引,艺术生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女学生爱上年长她二十几岁的导师,在哪个行业都不算新鲜,所以在《卡米耶·克洛岱尔》的情节中,关于爱情的起源也不是特别出人意料。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却发现他们两人相爱的炽烈程度非常令人震惊。这两个人跨越了二十四岁的年龄差距,心意相通,彼此欣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会觉得他们的爱情已经进入了泥土、石膏、大理石,并且融入到了千古不变的铜里。从某种意义上说,雕塑是这两个人爱情的媒介,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所以如果我们看到那个时候罗丹的作品,就会看到卡米耶的面容、表情、姿态、身体都出现在了他的雕塑里边,这个男人用手中的材料去复刻她,去体验她,去怀念她,想象她,抚摸她,占有她,直到再造她。

看电影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许多问题,比如说罗丹爱卡米耶吗?但只要我们看到他的雕塑就会明白,罗丹和卡米耶的相识、相爱不仅开启了罗丹的另一段情感经历,更将他的创作推向了另一个巅峰时代。所以在罗丹的传记里边,我们也可以知道卡米耶不仅给了罗丹炽热的爱情世界,也给了他艺术生命。或者说从这个年轻的女性那里,这个中年男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能量和灵肉的欢愉。

我曾经去看过罗丹的作品,在那个雕塑展中,罗丹和卡米耶各有一件相同主题的雕塑作品,一座双人小像。他们雕的是同一个场景一个男子跪在一个女子面前。我曾经长时间地驻足于这两个双人雕像面前,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那个双人小像感动,那是同一个爱情的瞬间,是爱情最迷人的时刻。在这两个作品里复现的,是罗丹眼中的自己与卡米耶眼中的罗丹。在卡米耶的《沙恭达罗》里,跪在女子面前的男人用双手紧紧地拥抱着对方,男人唯恐失去她,他的脸上充满了爱恋。你可以看到,这是卡米耶眼中的男人,她幻想男人对她依恋、热爱。可是在罗丹的《永恒的偶像》中,女人就像是一尊神,男人跪在她的脚前吻她的乳房,神情虔诚至极。

所以当你看这两个作品的时候会意识到,它们其实是非常不同的风格。卡米耶的作品有血有肉,里边有她所认为的男人和女人的情爱逻辑和情爱走向,它是入世的;而罗丹的作品则有纪念碑的意味,它是肉体的沉静,那个场景超越了尘世,充满了隐喻的气息。从罗丹的雕塑里面,你看到的不仅是那个男人和女人,不仅是他和卡米耶,还有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所以为什么我会长时间驻足于这两件雕塑前呢?是因为在我看来,这既是恋爱期间最真切的表达,也代表着罗丹和卡米耶各自对爱情不同的认知。

爱是蜜糖,也是砒霜

对于女青年卡米耶来说,她热爱雕塑,对自己的艺术道路心有期许,她渴望向罗丹学习成为雕塑大师。但是她宿命般地被艺术的引路人吸引了,好像中了爱情的毒一样,她把对雕塑的热爱转移到了罗丹身上,似乎在她那里,爱雕塑就是爱罗丹,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不是一回事。卡米耶特别渴望这个男人的亲吻、拥抱、肉体和爱,也渴望成为他的妻子和伴侣,而不仅仅是他的女学生。卡米耶想要的是这个人的全部,为此她付出了几十年的光阴,全心全意地爱着罗丹,甚至忍受罗丹伴侣对她的羞辱。所以在看《卡米耶·克洛岱尔》这个电影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复杂和压抑,甚至愤怒。很显然,罗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男人,他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用刻刀重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如果我们看他的艺术作品,就会发现他有才情、有实践、有能量。多年过去,他的作品依然有穿越时空、舍我其谁的吸引力。

可是,他的成就却是以另一个艺术家的毁灭为代价的。这种偷偷摸摸、永不见天日的关系破坏了卡米耶对完美爱情的向往,也彻底毁灭了她。罗丹就像是一个有着巨大火苗的炉子,这个女人冒着被灼伤的危险去靠近他,明知那里有火也一意孤行。所以导致卡米耶悲剧最大的一个可能就是她把对雕塑的热爱转化成了对罗丹的爱,并认为这个爱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东西。这种爱对于卡米耶来说,既是蜜糖,也是砒霜,她背叛了她的家族,背叛了对她怀有热烈期待的父亲。家人原指望这个拥有一腔才华的女孩儿能够通过向罗丹学习而成为更好的她,但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悲惨结局。这个女性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一定要成为罗丹身边的伴侣。

所以看卡米耶故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复追问一个问题:对于女性来讲,当爱情已经成为了牢笼,为什么不想办法挣脱它、砸碎它,还自己一个自由呢?自由对艺术家、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卡米耶的逻辑里边,有许多东西实际都被她遗忘了,比如自由意味着你是你,他是他,自由意味着他未来只能成为他,而你终其一生完成的则是你自己。即使是伴侣,即使是情人,即使爱情甜蜜,即使在爱情里曾经翻云覆雨、彼此不分,但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女性真正成为自己的方式只有一条,那就是保持自我的主体性。在看电影的时候,你不得不多次作为观众,为卡米耶的人生复盘,为她的选择揪心。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是谁毁灭了卡米耶?人们都认为是以罗丹为代表的那些“黑恶势力”,那也许并不全对。是什么力量才能够毁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艺术家的世界呢?实际上,能够毁灭一个人的恐怕只能是他自己。虽然作为传记的读者和电影的观众,我万分同情卡米耶,但也要指出,当她的世界全部被一个人占领的时候,她输掉的不仅仅是爱情,也包括她的事业和作为女人的自我,而当一个女人没有自我的时候,她的人生最终将会变成一片荒芜。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青睐”寻访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博物馆里的文学史 找到文学种子埋下去的土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新知|走进法国比隆府邸 走近罗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新知|走进法国比隆府邸 走近罗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9
赏读|重新定义波兰文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文学|鲁迅文学奖得主艾伟长篇力作《南方》:一部女性的生命史与成长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8
文学|张莉:我渴望成为文学世界里的“持微火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11-26
​国话戏剧大片首尝线上付费 田沁鑫:付费是检验线上生存的真正标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5
首次参演话剧《抗战中的文艺》 关晓彤:学习秦怡热爱艺术的品质
封面新闻 2022-10-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