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鸽舍、屋顶上架太阳能板全部撤除、空调室外机全面消隐……11月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获悉,近日,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已经正式通过专家验收。据了解,该项目自2021年6月启动,钟鼓楼周边平房四合院及沿地安门外大街商业店铺的第五立面风貌、公共空间环境实现整体提升,极大改善了钟鼓楼俯瞰眺望景观。
登上鼓楼南眺,红墙黄瓦、青砖庭院全部尽收眼底,景山万春亭遥相辉映。周边第五立面上旧时可见的屋顶上架的太阳能板、空调机等不再踪影。再配上不时传来的鸽哨声,北京城的原汁原味栩栩如生。屋顶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表示,老北京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红墙黄瓦老皇城、青砖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讲述的就是老北京城的历史风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从钟鼓楼上俯瞰眺望所看到的不再是青砖灰瓦,周边建筑屋顶上各种私搭乱建、生活设施林立。而随着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势在必行。”刘维岩说。
在西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街道工委的领导下,由区派干部、阜景街指挥部干部、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共计25人组建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组,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工作组根据片区划分工作小组,以“微整治、微修缮、微更新”为理念,尊重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信息。对不符合中轴线申遗要求的屋面进行改造,包括拆除楼顶违建、改移附属设施、改造鸽舍等。自2021年6月至今,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共整治点位344处,截至目前,西北片区完成屋顶修缮整治64处,空调室外机全面消隐、屋顶上架太阳能板全部撤除,4条胡同公共空间整治完成,福德庵整体修缮即将收官,地安门派出所降层完毕。东南、西南片区完成了沿地安门外大街9处重点整治对象的屋顶修缮改造,16组院落内二层违建基本拆除,屋顶全部完成修缮整治,空调全面消隐、太阳能板全部撤除。
什刹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裴亚周指出,鸽子哨作为北京城的“空中交响乐”,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北京声音。“但是不少居民的鸽笼就架在屋顶上,且杂乱不堪,显然并不能符合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的环境品质,也不符合中轴线申遗标准。如何保留住属于老北京的鸽哨声且又符合中轴线的整体风貌,成了最为急迫的议题。”裴亚周说,为了妥善地解决鸽子笼改造的问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作组成员充分利用居民议事协商,听取养鸽户对于鸽笼整治方案的看法,倾听民众意见,从实际出发,利用“一户一策”的方式,或为他们免费置换了新鸽子笼,或将鸽子笼改到不显眼的地方。在钟鼓楼西北侧的一个狭窄的小胡同内,住着老史一家四口。别看屋子不大,不仅住着四口人,还养了十几只鸽子,原来架在屋顶上扎眼的鸽舍如今换成了铁制深灰色的新鸽舍,舍顶被做成老房顶的样式,与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的风貌融为一体。
此外,此次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什刹海街道坚持规划先行,整体提升。委托清华设计院为设计单位,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编制高水平设计方案。方案中着重规划第五立面整治与地外大街整治相互结合,整体推进,同时二者交圈位置要做到设计对接、交相呼应。像在地外大街9号的整治过程中,结合地外大街外立面改造,充分考虑历史风貌特点,重新确定屋顶形制及肌理,恢复传统屋面,将原有烟道等设施统一设计藏于坡顶传统屋面等,整体打造,提升城市品质。
据悉,随着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项目的完工,围绕什刹海的“文化探访路径”正式形成。以旧鼓楼大街为起点,经地外大街、平安大街、西什库大街、西安门大街、鼓楼西大街,最后回到鼓楼脚下。游客无论是高处俯瞰,还是漫步骑行,都能领略到中轴线文化精华,感受到老城传统风貌,品读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刘维岩表示,钟鼓楼周边第五立面环境品质提升项目的完工后,西城区目前还有钟鼓楼西北侧的地块织补项目、什刹海地铁的织补项目以及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降层项目保护更新工程将同步进行,“这些项目将于明年6月基本完工,届时西城区所承担的中轴线申遗任务基本完成,满足申遗需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张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