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宇龙,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家龙,青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景晋生分别介绍了十年来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举措。
银行业保险业持续稳健运行
三地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十年答卷”。
“在这份答卷上,我们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稳增长’的步伐更加坚实。”赵宇龙表示,十年来,天津银行业保险业持续稳健运行,行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等均较2012年实现翻番,其中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3.81万亿元和4.31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1倍和1.6倍。保险业原保费收入达660.47亿元,较2012年增长2.8倍;保险深度从1.85%增至4.45%,保险密度从1685元每人增至5030元每人,位居全国第4位。保险赔付支出187.3亿元,较2012年增长2.3倍。
这十年,安徽国民生产总值跃升至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实现了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式发展。周家龙表示,安徽银保监局着力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突破7万亿元,贷款余额达6.5万亿元,分别增长了2.1倍、2.9倍,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2.5个百分点。保险深度由2.6%上升至3.6%,保险密度由每人759元上升至2510元。
“青海银行业保险业体量虽小,但是潜力比较大,这十年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景晋生介绍,与2012年相比,总资产迈入了万亿元大关,金融业的增加值占比提高了3.79个百分点,银行业贷款余额翻了一番,保险业提供的风险保障总额增长了5.18倍,保险密度增长了68.58%,保险深度上升了1.47个百分点,特别是重点领域发展更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年均增长13.15%,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长23.22%,都远远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农业保险赔付金额增长了近10倍,车险改革累计为消费者节省保费支出11.66亿元。
全面加强风险防控
天津银保监局聚焦筑牢金融安全底线,“防风险”的力度更加强化。按照党中央“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果。近3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超4000亿元。截至8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26%,较历史峰值下降1.1个百分点。持续整治市场乱象,十年来累计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06家次,处罚责任人458人次,处罚金额3.26亿元,市场秩序逐步好转。
这十年青海银保监局坚持因时因地化解风险,聚焦重点领域全面加强风险防控,为高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筑牢“防火墙”,稳定金融、稳定经济。推动盐湖股份完成司法重整并顺利恢复上市,为战略型资源企业改革脱困发展提供了“盐湖经验”;建立重点风险客户银行高管挂牌包干处置机制;开展不良贷款处置专项行动,不良贷款量率双降,累计处置不良贷款770多亿元;持续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处罚银行保险机构人员244家人次,处罚金额近6000万元,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培育科创企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周家龙介绍,安徽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提供创新发展金融动能,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推动科创金融资源供给总量持续跃升。近两年,全省科技型企业的贷款余额从1525亿元增加至3128亿元,增长了105%。二是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产品模式的不断创新。三是推动加快建立科创金融特色服务体系。加强与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平台的联动,发挥基金、股权等协同作用,引导在皖的全国性银行保险机构发挥总部集团“全牌照”优势,引入集团成员单位入皖,加大债券、投行、理财等资金投入,加入安徽的“基金丛林”建设。
天津具有深厚的工业基因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诞生过100多个制造业“全国第一”,是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赵宇龙表示,近年来天津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业保险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良性互动。
一是搭“骨架”,在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截至8月末,辖内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166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贷款余额683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541亿元,较年初增长25.2%。保险业通过营业中断险、企财险等为制造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500亿元。
二是壮“筋骨”,在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上下功夫。截至8月末,辖内银行支持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约8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4%。
三是活“血脉”,在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上下功夫。截至6月末,银行机构“专精特新”企业相关贷款余额达208亿元。
四是增“颜值”,在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下功夫。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已达5145亿元,同比增长11.34%。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