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雪中送菜,是最温暖的逆行者;在冬奥志愿服务保障中,履职奉献,是学校安稳的守护人。他们用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践行后勤人的初心和使命,用责任与担当为师生筑牢食品安全的坚实壁垒。
“雪中送菜”,疫情中的温暖
2020年2月5日,立春的第二天,京城大雪又返场。气温骤降至零下8℃,寒风裹挟着雪片呼呼的打在脸上。此时,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出现月余,疫情严重、人们内心恐慌。呼啸的风雪中,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战役团队的一队三轮车,驶向家属区,为居民送去新鲜蔬菜。
当时,疫情告急,物资紧缺,人人恐慌。根据要求,人员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再加之北京天气寒冷、降雪不断,给在家属区内居住的教职工采购带来了不便,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为三餐的食材焦灼。危急时刻,后勤集团作出决定:筹措物资,为居民送菜到家!饮食服务中心临危受命,在人手严重不足、原材料供应困难、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果断承担起这一任务。
饮食服务中心连夜行动,挨个联系供货商,想方设法筹措物资,加大蔬菜供应,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筹措食材。按照居民需求,整理订单,菜品分装,运送到户,平进平出,不加一分价。为此,中心70名员工连续奋战9个日夜,有的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短暂休息后,继续投入工作……
菜送到楼下,员工在风雪中分发给居民,脸颊冻得通红,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他们的头发、睫毛结满了冰花。居民收到蔬菜感动落泪。“最温暖的逆行者”在交大师生的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转发,收获点赞无数。一位老师说,我今天给儿子讲了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雪中送菜”……
筑牢食品安全屏障,守护交大舌尖上的安全
大疫当前,面对安全和防疫双重挑战,永远让师生吃的安心和放心,是所有饮食人共同的目标。从2020年冬天至今,中心党员干部带领全体员工坚守岗位,放弃节假日,义无反顾的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方,细心做好疫情期间餐厅的安全运行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疫情初期,中心党支部带领100多名员工冲锋陷阵,加入到餐厅一线维持就餐秩序、测量体温、外卖打包等服务保障工作中去。春节本应是全家欢聚的日子,但中心员工没有一个人退缩。一个人干两个人甚至更多的活儿,没有人喊累。学二餐厅李永战,一位普通员工,本已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行李收拾好的那一刻,又默默放下,申请加入值守队伍。学二餐厅经理李祖龙,家里有病重的亲人,面对餐厅人手严重不足困境,没有丝毫犹豫,换上工服走进炒菜间……疫情最为严重期间,员工每天十余个小时超负荷工作。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是后勤人的DNA,有3名职工提出了火线入党的申请。
工作流程在不断摸索中完善,《员工晨午晚检记录》、《消毒工作记录》等等一项项建立起来,如今,饮食中心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防疫和安全工作规程、应急工作方案,全体员工认真履责,实现了餐饮保障零事故。
冬奥志愿者的温笑,我们的幸福
今年春节,学四餐厅年夜饭有点“不一样”。两百多名冬奥志愿者集体向餐厅员工致谢,一句“叔叔阿姨您们辛苦了”。那一刻,包括餐厅经理滕梦臣在内,许多职工的眼眶都红了,他们说:同学们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北京冬奥会期间,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承担着为学校奥运志愿者提供就餐服务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无上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疫情当下,既要满足舌尖上的美味,又要保证食品安全,还要做好疫情防控,饮食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学四餐厅经理滕梦臣,在餐厅一线工作近40年,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他带领职工,对定点餐厅实行全封闭管理,坚持每日健康监测、每周2次核酸检测和环境采样、每天6次对供餐区、就餐区及公共区进行全面消毒。落实落细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每道菜必留样,餐餐必检,把好食品安全重要关口;餐厅员工每天凌晨4点到岗,在后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晚上9点披星戴月而归结束一天的奋战,为保证每天20多道花样美食付出着艰辛的劳动。奥运会期间,志愿者们返校时间不固定,不管学生几点回来,都能吃到热乎的饭菜。滕梦臣经常说:看到这帮学生,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要他们能吃饱吃好,再累我也开心。
冬奥保障期间,为了保奥运,保稳定,后勤像滕师傅这样坚守岗位的员工还有很多。留园餐厅经理刘伟自2013年以来,他已经连续十年没有回家过年,每年都为师生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学四餐厅员工小李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能为奥运志愿者供餐,我感到很自豪。冬奥会、冬残奥会供餐保障任务为期近60天,饮食服务中心累计接待场馆志愿者约30000人次,城市志愿者约13000人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供餐任务。”
这支团结奋进的队伍,正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