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下称“上市委”)已累计举办24场审议会议,31家企业上会,25家过会。3月份以来,北交所新股审核节奏有所加快,“一周一审”变为“一周二审”。与此同时,“暂缓审议”的案例也开始出现,截至目前已有7例(包含二次上会并过会1例、撤销保荐1例)。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对于暂缓审议的企业,北交所上市委主要关注财务真实性、合理性、规范性,股权是否清晰,经营是否规范等方面。暂缓审议的企业只要把相关信息披露清楚,仍有机会上会。
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一个市场建设初期的磨合过程。监管层始终秉持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理念,发行人、中介机构也需要摸索信息披露尺度和规范性要求,上会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审核加快并非“来者不拒”
3月25日,三维股份首发被暂缓审议,成为北交所今年首个被暂缓审议的企业。随后3个月里,暂缓审议企业每个月各出现两家,尤其是5月23日至6月12日,连续三周都有被暂缓审议的企业出现。6月8日,北交所官网披露,联迪信息首发被暂缓审议,成为今年第7家被暂缓审议的企业。
梳理这些公司的情况不难看出,上市委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股权、经营等方面。
例如,硅烷科技被要求补充说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关联交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会计核算等方面;天济草堂被问及收入真实性、市场推广费用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三维股份被要求说明财务不规范情形、外币资金流水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与公司财务是否规范、真实、合理有关。
针对联迪信息,上市委要求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就发行人在申请挂牌及挂牌期间未就前述有关股权转让、未支付股权转让款及关联资金往来等事项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合规性进行自查并出具自查报告。三维股份则被问及上市前突然大额分红的情况。
5月上会的亿能电力被问及公司高管在敏感期交易、违规行为,同样在当月上会的基康仪器被问及商标、商号权属及其使用范围相关权利义务约定情况、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均涉及企业的依法规范经营情况。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刘靖对记者表示,上市委要求发行人说明的情况最终都落到信息披露这一点上。例如,有些关联交易披露不是很仔细。这个市场从精选层到北交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披露尺度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改变,是交易所、发行人、中介机构都需要适应的。
“虽然北交所公司目前未满百家,体量并不大,扩容是它的需求。但随着注册制的深入发展,监管层始终秉持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理念。北交所在法律地位上跟沪深交易所没有区别,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会同步要求,从而导致了冲刺北交所上市的发行人、中介机构存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刘靖说。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对记者表示,通过对比发现,部分公司被暂缓审议并问询的情形与其他交易所发审委关注的问题大致是一样的。这说明中介机构在给发行人做材料时不够详细,不能够完全满足上市委审核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上市委对上会公司经营治理规范性、业绩可持续性的关注。
暂停不意味着终止
按照《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试行)》规定,若上市公司存在尚待核实事项无法形成审议意见的,可暂缓审议。不过,暂缓审议的企业并不意味着没有第二次机会。三维股份在3月份被暂缓审议后,6月2日第二次上会,最终顺利过会。
根据上述规则,暂缓审议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待相关事项核查完毕后,发行上市审核机构会再次提请上市委审议。对同一发行上市申请,上市委只能暂缓审议一次。这意味着,企业与中介机构有两个月的时间将上市委关注的问题核查披露清楚。
北交所官网显示,天济草堂在今年4月6日被暂缓审议后,于本周一(6月13日)迎来第二次上会,其保荐机构西部证券却在上会前夕撤销保荐,该次审议会议最终被取消。朗鸿科技、硅烷科技等5家企业先后在4月28日至6月8日之间的审议会上被暂缓审议,若这5家企业能够将被问询的问题披露核查清楚,那么最早在下个月有望第二次上会。
刘靖对记者表示,虽然近期被暂缓审议的企业数量有些多,但这其实反映出市场建设初期的磨合过程。企业从提交申报文件到最终上市分为好几个阶段。首先是问询阶段,其次是北交所上会审议阶段,再次是证监会核准阶段。目前来看,证监会给批文的时间较短,也没有出现重复问询或北交所通过、证监会未通过的情况,说明交易所与证监会之间磨合得比较好。
“交易所内部的问询和上会阶段也需要磨合。一定时间过后,这些被暂缓审议的企业,它们在审议会上被问及的情形也可能会前置到问询阶段,审议会上也就不会再重复问询。”刘靖解释道。
诸海滨表示,北交所新股审核工作体现出交易所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前已受理和已问询的企业40多家,数量并不多。而暂缓审议的数量有所增加也能看出确实存在突击申报、材料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对市场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北交所在不忘初心的同时必然会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上海证券报)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