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负责人日前表示,由于我国近期还将持续面临较大的外防输入压力,发生本土疫情的风险仍然较高,“五一”假期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继续指导各地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应检尽检和监测预警,防范因假期人员流动加大和聚集性活动增加造成疫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
近期全国疫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继续呈现点多面广态势,4月报告本土疫情的地市数较3月份略有减少,但仍处于高位。二是规模化与散在聚集性疫情并存,除西藏未报告病例,重庆、宁夏等少数省份仅报告个别散发病例外,其余省份均存在本土聚集性疫情。三是继续呈现多点多源多链的复杂局面,多个省份的疫情传播链条多,既有外省溢入疫情,也有本地源头不清的疫情。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大,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严控流动性风险,是“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重点任务。
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潜伏期短等特点,成果难守易失,如果防控不够科学、不够精准、不够严密,疫情的蔓延就会超出我们的想象。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注定“五一”假期人们不能随意“放飞自我”;对于各地各有关部门来说,更是要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为避免人员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全国多个地区经过综合研判,倡导广大市民“五一”期间就地过节休假。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不仅能够降低个人感染的风险,也能减少疫情大范围扩散的可能,保护更多人的安全。留人关键在留心,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都要拿出暖心的具体举措。后方稳固,前方安心。就地过节,一头连着外出群众所在的“当地”,一头连着远行人们牵挂的“家乡”。各地要积极开展帮扶走访等活动,让在家乡留守的亲人暖心,让在外过节的人安心。
各地要统筹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的需求保障。要强化风险意识,根据当地疫情形势,科学引导群众安全有序流动,倡导本地游、周边游。旅游景区、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剧院、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等公共场所要对进入场所人员严格落实验码、扫场所码、测体温等防控措施。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用好信息技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多线上演播、云展览等非接触、少聚集的产品与服务。
疫情防控要在个人,个人环节无疑是影响整个防控网络最终效能的关键。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出游意向的公众,一定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的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的县(区)旅游,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及旅游景区开放、门票预约措施。旅途中及时了解道路交通状况,合理规划旅游时间、线路,错峰出游,避免人员聚集。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核酸及健康码查验等疫情防控工作。在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及与他人接触时,要正确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续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该停止旅游活动并且及时就医,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避免造成疫情传播。
“五一”假期不是不能流动,而是要安全有序流动。安全是前提、是底线,有序是目标、是保证。守住安全底线,不踩防疫红线,把好防疫关口、织密织牢安全保障网,人人顾大局、负责任,就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安全的“五一”假期。
文/向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