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平台应接入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1 13:27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6-19岁网民规模达1.58亿。同时,《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看短视频的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到49.3%。随着短视频平台、视频直播等新兴网络平台走入群众日常生活,“未成年人短视频沉迷现象”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带来了《关于完善短视频平台防沉迷机制的提案》,并提出三条建议,包括要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观看时间和内容,加大对短视频平台落实相关政策与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等。

张连起表示,网络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如涉嫌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或非法牟利,未成年人沉迷现象、不良内容对其价值观的误导;涉暴,打“擦边球”;监管缺失等。张连起提到,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未成年人出于猎奇心理,难以控制短视频平台的使用时间和选择观看的内容。短视频会用极短的时间展现故事全貌,有较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以此满足用户。视频流的推送模式使用户体验流畅,并以大数据为基础,为用户量身定制视频推送。而这些视频内容大多只是为了迎合用户喜好,而没有考虑是否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如热舞视频等),使得青少年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沉迷其中。

第二个原因是从众心理。由于短视频平台内容受到青少年追捧,许多短视频中的音乐与流行语进入校园,其中不乏篡改经典、粗鲁低俗的内容,但却成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交流的必备句式。部分青少年为了不与群体脱节、落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接触短视频平台,以此达到与同学们无障碍交流的目的,进而对短视频平台爱不释手。

从短视频平台获得关注是第三个原因。如今,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参与度愈加突出。短视频平台制作门槛低、零成本操作,只需一部手机和平台中的拍摄模板便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创作上传,满足了自身的表现欲,获得了陌生人的关注。

最后一个原因是手游开启防沉迷,进而转战短视频。近期深受青少年追捧的手机游戏,已经开启了青少年模式,限制了适用年龄与使用时长。不少青少年因此“转战”短视频平台来消磨时间、获得乐趣,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手游的替代品。短视频平台中,游戏主播、游戏视频也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用户,自己不能打游戏就看视频来解馋。这与游戏设立青少年模式的初衷背道而驰,应加以管制。

为了完善短视频平台防沉迷机制,张连起带来三点建议:一是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观看时间和内容。要求各短视频平台严格落实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并对未成年人观看时间和内容作出严格限制。要求所有短视频平台必须接入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短视频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短视频平台账号注册和登录,未实名认证用户无法使用该平台,未成年用户登录时应自动开启青少年模式;要求短视频平台筛选、过滤对未成年人不宜的视频(包括广告和直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的用户提供短视频观看服务。

二是加大对短视频平台落实相关政策与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短视频平台落实提供观看短视频服务时段时长及内容、实名注册和登录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相关政策的短视频平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某些不以短视频为主要功能的App,要求其短视频功能必须经过实名认证才可使用,并且该功能的关闭操作应明显、简单、易行。

三是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引导。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在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平台时督促其以真实身份验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平台时段时长规定,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马晓晴
校对/罗晶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短视频平台须强化未成年人暑期“触网”权益保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孩子没完没了刷短视频怎么办?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问题调查
法治日报 2023-05-30
部分短视频平台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存在漏洞
中国教育报 2023-04-22
部分平台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青少年模式”存漏洞
中国教育报 2023-04-22
防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须多措并举
光明日报 2023-04-19
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人民日报 2023-04-14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中国青年报 2023-03-13
防范“短视频沉迷” 要给未成年人更多选择
中国青年报 2023-02-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