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孕妇流产”事件漩涡的国际医学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自1月5日起,截止1月14日收盘,8个交易日累计跌超25%,1月13日,国际医学被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将自2022年1月14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2022年1月17日开市起复牌,公司股票简称由“国际医学”变更为“ST国医”。
不仅如此,就在停牌当日(1月14日),国际医学更是遭到基金公司集体“补刀”,包括中银、广发在内两家基金公司同时将旗下基金所持国际医学估值调整为7.11元,相比1月13日收盘价格8.37元的收盘价格下调了15.05%,本周末又有中信保诚、金鹰基金跟进调整估值,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预计国际医学下周复牌至少还有一个跌停。
4家基金公司相继下调国际医学估值
最低下调至7.11元/股
在1月14日停牌当日,多家持仓国际医学的基金公司紧急采取调整估值的举动。
中银基金发布《旗下部分基金估值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表示,经与相关基金的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中银基金决定自2022年1月13日起,对旗下部分基金(ETF 基金除外)所持有的股票国际医学(000516)的估值进行调整,估值价格调整为7.11 元。
无独有偶,广发基金也在同一天下调了国际医学的估值,根据广发基金公告,自2022年1月13日起,广发基金对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国际医学进行重新估值,估值价格调整为7.11元。
本周六(1月15日),又有中信保诚及金鹰基金跟进下调估值,其中,中信保诚下调其估值为7.18元/股,金鹰基金将其估值下调至7.11元。
基金君对比了一下,7.11元的估值价格相比1月13日收盘价格8.37元的收盘价格下调了15.05%,而若是按照7.18元估值,则相比最新收盘价下调了14.22%。
基金三季报显示,截止三季度末,共有包括广发成长精选、中银中国精选、广发优势成长、华宝创新优选、中海优质成长在内19只基金持有国际医学,合计持有8885.62万股,期末持仓市值超过10亿元。其中,广发成长精选、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广发聚丰、华宝中证医疗ETF、中银中国精选等5只基金三季度末跻身国际医学前十大流通股东。
不过,相关基金近日是否在下跌中调仓换股,未来是否有更多的基金公司调整国际医学的估值,仍有待最新的公告披露。
17日开市股票简称变更为“ST 国医”
最近8个交易日股价跌超25%
近日,西安高新医院发生一起孕产妇流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经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认定该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西安高新医院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总经理范郁会被停职,门诊部、医务部相关责任人被免职。
1月13日晚间,国际医学公告,下属西安高新医院(以下简称“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中心医院”)于2022年1月13日收到《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理情况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主要是对高新医院、中心医院给予警告,并停业整顿 3 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同时追究医院负责人责任。
国际医学称,公司下属高新医院、中心医院此次停业整顿三个月,预计将对公司 2022 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 年修订)》9.1.5 与 9.8.1 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1月14日停牌一个交易日,自复牌之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将努力采取各项措施争取尽快达到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要求,待相应情形消除后,公司将及时公告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其它风险警示。
公司股票自2022年1月17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国际医学”变更为“ST 国医”,股票代码仍为“000516”,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 5%。
事实上,自1月4日晚间爆出“孕妇流产”事件后,1月5日以来,国际医学股价跌跌不休,1月6日盘中股价暴跌超过9%,1月13日更是闪崩跌停,当日龙虎榜显示机构集体“出逃”,在卖出金额前五的席位中,有4家是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约2亿元。
截止1月14日收盘,国际医学8个交易日累计跌超25%,目前总市值约190亿元,相比1月4日收盘时总市值“蒸发”超过66亿元。
两家“涉事”医院是国际医学重要营收来源
Wind数据显示,国际医学公司前身是西安市解放百货商场,创建于1956年,是西安市及陕西省最大的百货零售业企业。2018年,公司将全资子公司开元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银泰百货有限公司,并已顺利完成,剥离百货零售业务资产后,公司成功实现整体业务战略转型,将专注于发展医疗服务主业。
国际医学财报显示,公司目前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目前,公司正在运营西安国际医学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正按三甲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
两家“涉事”医院是国际医学重要的营收及利润来源,据国际医学2021年中报披露,高新医院、中心医院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8亿元、7.17亿元,两家医院合计营收占国际医学同期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0%。
来源/中国基金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