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市政协副主席杨艺文受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过去一年,市政协开展各类履职活动820余次,审查立案提案1415件,2.7万余人次委员参与政协履职,为助力首都发展作出新贡献。崭新的2022年,市政协将继续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若干重点协商议题,服务首都发展力求实现新成效,包括将围绕推动“两区”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等议题协商议政,就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围绕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双减”措施等开展协商式监督,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2.7万余人次委员参与政协履职
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市政协常委会紧扣全市中心大局,结合政协实际,突出抓了若干重点工作。包括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倾力服务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两件大事”。组织委员积极参与专项任务。服务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参加庆祝大会,观看《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综合保障、开闭幕式组织、非竞赛场馆运行、冬奥疫情防控,观摩冬奥测试赛,考察场馆建设运行等。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把助力“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五子”联动作为履职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围绕推动“两区”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打造“新场景”建设项目、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成功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等议题,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议政性主席会议、议政会、协商恳谈会协商议政,就制定接诉即办条例、种子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围绕这些重点协商议题,组织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380余次、7600余人次参与,形成综合调研报告、分报告34项,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促进要素聚集、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330多条,为党政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年来,市政协共开展各类履职活动820余次,审查立案提案1415件,编报《诤友》信息2022期,2.7万余人次委员参与政协履职,在助力首都发展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今年将围绕“两区”建设等议题协商议政
2022年是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展望2022年的工作,报告用了四个“新”来概括。
思想理论武装要有新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报告指出,新的一年里,市政协将聚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办好“政协报告厅”和各类讲堂,持续开展委员读书活动,探索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
服务首都发展要有新成效。要认真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围绕对接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推动“两区”建设、推动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建设博物馆之城、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等议题协商议政,就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承办京津冀三地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围绕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双减”措施、推进行政诉讼与复议标准相一致、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开展协商式监督。就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种子条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等开展考察调研和视察监督。加强调查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履行凝聚共识职能要有新提升。报告提到,市政协将进一步围绕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加强引领、凝聚共识。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日常沟通协商,开展联合调研,办好议政会。落实谈心谈话、专项视察等制度,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节日开展团结联谊,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系等。
推动政协事业接续发展要有新担当。报告指出,今年是本届市政协的届末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各界委员要倍加珍惜荣誉、珍惜时光,保持一如既往的干劲和热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努力使届末之年成为奋进之年、收获之年。要认真开展五年工作总结,做好本届委员履职情况统计分析,组织委员回顾履职实践、交流履职感悟、传承履职经验,同时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换届筹备工作。
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报告指出,要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好,更好服务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指出,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其次,要健全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程序,包括坚持和完善在政协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政协协商工作制度,落实协商工作规则,规范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坚持和完善发挥界别作用的制度机制,突出政协界别特色,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完善政协组织委员、委员引导界别群众的工作格局;坚持和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等。
此外,还要丰富专门协商机构探索实践。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协商形式,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协商载体,将提质增效贯穿调研、提案、会议组织服务、联系界别委员、凝聚和传播共识、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履职服务管理和评价考核。拓宽协商参与面,把协商会议活动更多地开在界别群众身边。推进人民政协制度社会宣传,邀请市民代表旁听议政性会议,支持青少年“模拟政协”实践,建好政协智库,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畅通渠道。
去年提交提案1457件 经审查立案1415件
提案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指出,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各界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紧扣常态化疫情防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任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通过提案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年提交提案1457件,经审查立案1415件。提案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全市中心工作,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提案办理协商形式方面,也有了丰富和拓展。如支持和鼓励承办单位创新“开门办件”“请来协商”“互联网+”等办理协商新形式,拓展沟通协商渠道。积极推进同类提案集中协商办理,探索提案协商与界别协商结合,放大协商效应,并持续推进提案办理协商公开。在各承办单位和各界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交办提案已全部办理答复,所提意见解决采纳的提案数占办理总数的87.43%,提案工作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例如,加强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科研体系建设等提案推动了北京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建设;改善营商环境等提案有关建议被纳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政策;优化基层治理有关提案,推进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垃圾分类“三个条例”落实落地;吸纳服务“三农”发展有关提案建议,北京市研究出台了北京乡村振兴、数字农业农村等相关政策法规。
2022年,市政协将立足“国之大者”,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坚持探索创新,持续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强化沟通协商,广泛凝聚共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