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将全面“刚性扣减”,业内建议花呗白条也应纳入监管
澎湃新闻 2022-01-04 21:20

“为什么我在两家银行申请信用卡,一家给我了50000元额度,另一家却只给我3000元额度?”日前,一位工作多年且工作稳定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疑问。其所称两家银行一家为股份行,一家有国有大行,在此之前该人士未持有其他银行信用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银行信用卡人士处采访了解到,用户申请信用卡后,银行给予多少额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银行的授信政策、风险偏好等,还包括申请人的申请信用卡时间。

“之所以不同的申请时间获得的额度不同,很可能是该行已经执行了‘刚性扣减’的规定,”一位银行信用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所谓“刚性扣减”,即银行在信用卡额度审批时,将扣减申请人在其他银行已获信用卡授信总额,控制实际审批额度不超过“刚性扣减”后额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至少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部分银行和上海、宁波等部分地区已经落实了“刚性扣减”的规定,而随着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未来该规定将覆盖全部银行和全部地区。该《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月16日,且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存量用户需在2年内整改完成。

“扣减客户累计已获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不是一个新做法,已经在行业和有关地区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目前,个人征信系统记录、载有个人信用卡的相关额度信息,一般银行在受理、审核时都会在征信系统查询已有的额度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判断对客户的授信额度,本次是把已有的做法进行统一。”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而对于与信用卡类似的花呗、白条等互联网平台信用产品,一位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银保监会、各地监管机构相继提出“刚性扣减”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统一授信视图已初具成效,如果互联网金融、小贷等主体也统一执行“刚性扣减”政策要求,将有利于信用卡及各类市场主体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空间内展开服务体验的竞争。

部分银行、地区实践经验

据了解,早在2012年末,上海银保监局首次对辖内机构提出“刚性扣减”的监管要求,背景是共债风险逐渐抬头。该文件为《关于信用卡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沪银监通〔2012〕172号)。

“我行信用卡中心遵照监管要求,在客户的授信管理上逐步完善了综合授信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监管‘刚性扣减’要求。”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不过,从上海银保监局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来看,期间上海地区银行机构整体执行效果未达到监管预期。该文件称,近来,上海发生多起因信用卡欠款引发的严重社会事件,引起社会和银行业关注。该局随机抽查某银行部分年轻持卡人群授信情况时也发现,约16%的持卡人在该银行授信时,已持有超过8家(含)银行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超过月收入的30倍,个别甚至达100多倍。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上述情况暴露出商业银行信用卡综合授信管理机制以及经营和管理等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第一条即是未有效落实“刚性扣减”监管要求,10多家银行迭次授信调额,使持卡人总授信额度远超其还款能力。并表示“刚性扣减”政策应覆盖全部新发卡客户和已有固定额度调升客户,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刚性扣减”监管要求。

除上海银保监局外,宁波银保监局也执行过类似的规定。2021年1月,宁波市银行业协会曾发布过《宁波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自律公约(试行)》(下称《公约》),该《公约》第六条额度管理方面,明确要求严格落实刚性扣减要求,审慎确认申请人收入和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授信总额,审慎核定总授信额度上限,严格控制多头授信。

“宁波银保监局自2020年实施信用卡业务专项治理以来,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对信用卡过度发卡、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落地《公约》聚焦发卡、营销、额度、收费、外部合作等5个重点领域,以治理投诉根源为准绳,率先提出客户犹豫期机制,主动营销频率上限、电话营销语速标准、控制催收频率等要求,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坚持问题导向,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宁波银保监局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宁波银保监局相关人士介绍,《公约》自2021年初实施以来,2021年前三季度信用卡业务投诉同比下降了37%。

已落实“刚性扣减”要求的银行实施效果如何?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该中心在授信管理上严格落实监管“刚性扣减”要求,有效识别多头共债客户,防范融资过度风险。

个别细节规定需完善

不过,对于即将全面实施的“刚性扣减”,信用卡用户以及信用卡从业人士仍有个别疑问。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介绍,由于每家银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估时,都遵循其身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标准,依据每家机构自身的风控偏好、授信逻辑、资金成本来综合考虑。从实践看,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因素总体不会有太大区别,因此除非有其他因素影响,各银行提供的授信额度在市场上应该相对趋同;但如果从争抢客户的角度,可能会出现大的偏差,但这种偏差正是监管和行业都希望避免的。

这是否意味着,信用卡用户日后可以申请信用卡的数量会大量减少?假如一位信用卡用户经某家银行评估后,可以获得的额度为10万元,该银行为避免用户去其他银行再申请信用卡,就会一次性给满额度。

“极少银行会这么做(一次性将额度给满),主要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而且额度是可以变化的,有弹性,不会这么绝对。”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真正能影响信用卡数量的是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不能超过20%的规定,以后这一比例可能还会下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行采取不以额度为竞争手段的策略,坚持价值获客导向,在保证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采取“低额介入、持续经营”的策略。

在存量用户整改方面,《通知》给予了两年的整改过渡期。一位重度信用卡用户提出疑问称,其有8家不同银行的信用卡,都是活跃用户,而且额度都较高,银行应该如何执行“刚性扣减”规定,哪家银行可能会率先下调额度呢?

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因各家银行授信政策及风险偏好均不尽相同,对于存量客户,如已有授信过高,建议通过额度重评的方式,对识别出的过度融资客户的额度予以适当压降。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称,该行对存量客户进行持续的评估,在授信审批和额度调整业务环节中,基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落实在总授信额度内扣减它行信用卡授信(即“刚性扣减”)的要求。

“整改期间具体哪家银行应先下调额度,《通知》没有细则,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出一个政策指引。”另一家大行信用卡人士则建议。

业内建议花呗白条也需“刚性扣减”

与银行机构信用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的不同是,互联网平台推出的“花呗”“白条”等类信用卡产品在监管政策不断加强下,虽逐步纳入了征信系统,但还没有专门的法规对其监管,“刚性扣减”更加谈不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目前阿里、京东、腾讯、滴滴、今日头条、唯品会、美团、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互联网平台都推出了类信用卡产品。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曾公开表示,从消费者服务角度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再如“借呗”“金条”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无本质差别。

“信用卡发卡受到严格的监管限制,对申请人的资信要求、申请材料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并没有这些限制。基于二者用户的差异,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可以成为银行信贷体系之外的有益补充,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实现的前提就是通过相对统一的监管制度,建立起一套完整且完善的信贷体系,无论是信用卡还是信用付,都应该在这套体系之内。”一位股份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一位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具体表示,如果互联网金融、小贷等主体也统一执行“刚性扣减”政策要求,将有利于信用卡及各类市场主体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空间内展开服务体验的竞争。

编辑/孙政洁

相关阅读
新规落地 信用卡业务将提质增效
经济参考报 2022-07-15
15楼财经 | 邮储银行:同一客户最多只能持有5张有效信用卡 超过上限无法申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4
告别“跑马圈地” 信用卡开启精耕细作模式
上海证券报 2022-01-06
个人多头“用卡”监管破题:信用卡将全面“刚性扣减” 花呗、白条们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05
当花呗、白条成平台标配 “信用付”统一监管会来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01
监管重拳治理信用卡乱象!看看对你会有啥影响?
新华社 2021-12-20
银保监会拟要求银行合理设置单一客户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6
信用卡自由定价后:不会马上降价,花呗等竞争格局存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01-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