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麻风”密码 让这支团队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科技日报 2021-11-04 19:15

在麻风防治科研领域蛰伏了36年之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张福仁教授迎来了丰收时刻。

在刚刚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张福仁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次获奖。因为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来说,这实现了该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奖领域“零的突破”,更意味着他们走对了路子——这是大力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坚决落实“学术提升计划”,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高度重视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而取得的重大成果。

麻风在中国依然存在,而他早已投入战斗

千百年来,人们“谈麻色变”。

因为麻风是经呼吸道传播,可致残、毁容的一类古老传染病,一旦患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因为治疗学的进步,使以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疾病实现了在1~2年内即可治愈,至上世纪末,国内外存量病人大幅度下降,许多省(市)纷纷宣布“基本消灭”麻风。

但张福仁心里明白:“麻风在中国依然存在。事实上,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全国每年新发麻风病人并未减少。”数据显示:至2010年,全国仍有278个县(市)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部颁标准。

1985年,张福仁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麻风防治一线工作。自此,拉开了他与麻风战斗的序幕。

多少年来,麻风患者一直遭受着命运的摧残,被病痛折磨,被周围歧视……这一切,让张福仁心有不安:“这些已是命运多舛的麻风患者,还要面临后续叠加的诸多风险,我作为一名麻防工作者总觉得心里不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一线临床与实验室里奔波,并苦苦寻求答案:寻找甄别麻风高危个体的手段,实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直至消除麻风直接危害;找到氨苯砜反应之源,杜绝次生危害。

2009年12月,对于张福仁来说终生难忘。他和项目组关于麻风遗传易感性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在全球医学界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该研究揭示了麻风患者的天然免疫遗传缺陷,该缺陷导致麻风菌不能被宿主免疫细胞所杀灭,从而导致麻风的发生。

这一发现颠覆了麻风是烈性传染病的传统观念,改写了教科书上关于麻风的定义和人类遗传学百科全书的四条内容。

张福仁教授的研究无疑非常有价值。

2010年,国家卫生部联合11部委发布了《全国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其指出,麻风的传播和流行是一个国家贫穷落后的重要标志。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围绕“消除麻风危害”的卡脖子难题,张福仁带领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合作者开始了科研攻关,历时十余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发现。

发现麻风患者致残“真凶”,开辟防治新路径

这些重大发现包括:

他们发现麻风发病系列风险因子,揭示麻风免疫遗传学机制,成功构建了麻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实现麻风精准化学预防并开启了传染病遗传易感性研究的新视角;发现麻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共有的多效性基因。这些发现提示随着麻风等慢性传染病的控制,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免疫相关皮肤病的发病率将逐年上升,这些疾病正在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张福仁教授团队还发现了导致麻风患者发生致死性药物不良反应的“真凶”——氨苯砜综合症的风险位点HLA-B*13∶01,系统揭示了氨苯砜综合征发病机制,并成功研发出氨苯砜综合征风险位点检测试剂盒。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至今,该课题组的成果已为全国3000余例患者做了疗前检测,为预防氨苯砜综合征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实现麻风精准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开辟了药物基因组研究新路径。

做大成果,服务国家,奉献世界。相对于个人,张福仁更相信团队的力量。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山东医科院创新新工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张福仁培养了一支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获得者、“863”首席青年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麻风防治研究团队。同时,牵头成立了国际麻风防治研究合作/培训中心,依托该中心,麻风的研究成果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倡议而贡献中国智慧。

领奖回来,张福仁教授仍不得闲。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麻风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仍不明确的情况下,麻风分枝杆病陆续在九带犰狳、红松鼠、黑猩猩等野生动物体内发现,人类彻底消灭麻风病任重道远。”

他说,自己和团队将持续进行消除麻风病的科研攻关,为人类彻底消灭麻风贡献力量。

文/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与诺华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8
港科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中国新闻网 2024-06-26
请托、剽窃!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今年第1批学术不端案件
北京号发布 2024-04-13
请托、剽窃!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今年第1批学术不端案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4-04-13
新知|古罗马史与自然科学方法:生物、气候与历史的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6
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为何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试点资助优秀本科生,哪些学校榜上有名
澎湃新闻 2023-09-16
741篇SCI论文 市自然科学基金首期重点研究专题结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