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了23年的唐指山水库“醒了”。
因为北京多年持续干旱,这座建于1958年的小型水库自1998年以来一直空库运行。
今年汛期的大量降雨和北京市水务局9月启动的生态补水工作,让这座干涸多年的水库重现生机。
得益于今年汛期丰沛来水及水务部门的大规模生态补水,潮河总干渠周边风景怡人
清水从密云水库一路南下,沿潮河进入潮河总干渠,最终流入唐指山水库。水面广阔、岸绿如玉、水鸟嬉戏……附近的村民和游客重见水清岸绿和生态美景。
但在水务人眼中,水库的“苏醒”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流入库区的清水将大规模回补地下,涵养和修复地下应急水源地。
原来,唐指山水库及周边河道的下方,是北京的密怀顺地下水源地,而京密引水管理处所负责的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是这一水源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北京第一个为缓解供水压力而建成的应急水源地。自2003年建成后,长年持续开采,为北京市民提供饮用水源。
开采之初,怀柔备用水源地的地下埋深为16.8米,由于今年汛期降雨充沛,再加上两次生态补水,怀柔备用水源地迎来“大丰收”。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怀柔备用水源地的地下埋深为12.98米,创历史新高。
“这说明,我们这里的地下水位不仅恢复到了开采之初的水平,甚至还超了3.82米。”拿到最新的数据,京密引水管理处备用水源管理所副所长张继明难掩兴奋。而近期,他所管辖的40眼担任开采任务的水源井也计划停水检修,让它们也“享受”一下“假期”。
“18年了,终于准备让它们歇一歇了。”回顾水源地开采以来的这18年,张继明感慨良多。2003年到2005年,水源地完成设计开采任务,在两年的时间里为北京市民供水2.41亿立方米。
“当初设计的是,水源地供两年水之后要涵养三年,但当时北京太缺水了,就一直没有按这个执行。”张继明说,从2005年开始,水源地进入减量续采期,截至2015年8月31日,10年间累计供水10.2亿立方米。“2015年8月,地下水位已深达51.23米,历史最低。”
潮河总干渠上,水务人员测量水文数据,为生态补水保驾护航
南水的到来让水源地得以涵养,自2015年至今年8月,水源地处于涵养期,日供水量不足前些年的三分之一,设备轮转运行,得到了一定的休养,6年间累计供水2.01亿立方米。
6年的涵养,让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备量持续增加,而今年上半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两次生态补水工作,更是让地下水的储备量大幅回升。
“这是25年来京密引水渠第一次开启最大输水流量。”京密引水管理处防汛办主任任宇告诉记者,自9月启动生态补水以来,京密引水管理处启动怀柔水库峰山口输水闸,以最大输水流量40立方米/秒向下游输水,同时开启小中河分水闸、秦屯泄洪闸、东崔村泄洪闸、土城泄洪闸、前柳林泄洪闸、安河泄洪闸向下游河道进行生态补水。“上一次以40多个流量输水还是1996年10月。”任宇说。
大流量输水为管理带来了难度和压力,京密引水管理处通过加密巡查和水文监测、定期报送水情信息、动态调整补水调度等措施,确保生态补水工作顺利开展,为市民营造优美河湖水环境的同时,实现更多水资源“藏水于地”。
根据最新计算,自2015年以来,怀柔备用水源地的地下水储备量已增加近10亿立方米,相当于在地下存入了500个昆明湖。
文并摄/记者 叶晓彦 程功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