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6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有保障。
据悉,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监督抽检和核查处置工作,完成食品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69%。1到5月份,各地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00余名。
不过,食品安全隐患仍不容忽视。比如,抽检数据显示,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仍较突出,个别食品类别的抽检不合格率较高。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易发、多发期。
为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密集出招。
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开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掺假造假、非法添加等违法犯罪行为。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22大类食品657批次样品,检出其中10大类食品19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等。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此外,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三部门近日召开会议,联合约谈安徽省和河南省食品安全办,提醒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要求,要通过严管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把学校主体责任挺在前面,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管理责任和监管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地方上,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稽查局组成暗查暗访组,自6月1日起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督导检查,重点聚焦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等领域。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委、市知识产权局和市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市级部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业内表示,下一步有关部门还要深入推进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全民参与,强化社会共治,把食品安全“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记者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