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高息揽储或打“擦边球” 月付利息年化收益率高达4%以上
证券日报 2021-01-26 09:45

在取消“智能存款”、压降结构性存款、叫停“靠档计息”创新产品以及互联网存款外部渠道受限的多层压力之下,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揽储压力越来越大。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民营银行推出了“分期派息”的产品来应对揽储压力,即将长期限存款“包装”成按周期计息产品进行销售。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这与之前被叫停的“靠档计息”类似,属于“换汤不换药”,均存在负债与资产过度错配等底层风险,未来可能会被监管层密切关注。

靠档计息刚“退隐”

分期派息又“上线”

在“靠档计息”产品“退隐江湖”后,民营银行纷纷以创新产品方式来吸储。《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多家民营银行自营APP,用“按月付息”“分期付息”类产品作为对靠档计息产品的一种替代,这类存款不仅存取灵活且还能获得高息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分期派息的存款产品,即满一个周期时就可提前支取本金和利息,同时利息按满期年化利率结算。从产品的利率和期限来看,可实现“短期长息”,对投资者而言吸引力不小。

例如,蓝海银行在售的“周期派息”存款产品,存期5年,派息周期包括每7天、30天、90天、180天、360天派息。根据派息周期长短相关产品存款利率最低年化3.6%,最高4.7%。也就是说,存1年以内的话,年化利率最高可以达到4.7%。假设有10万元,存1年的话,年利息能达到4765.28元。

另一家民营银行推出的“分期派息”产品利率更高,满7天每期派息收益率为3.7%,满1个月以上的每期派息收益率在4%以上,12个月的可达4.6%。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其他普通1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年利率仅为2.25%。

由于存取灵活、利率较高,中小银行创新加推的“分期派息”存款产品也受到市民青睐。“目前传统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不超4%,而‘分期派息’产品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不仅收益高,还可提前享受本金利息带来的收益。”张女士告诉记者。

是“金融创新”还是打“擦边球”?

民营银行发力的分期派息产品看似高收益、门槛低,那么,分期派息产品到底是否有违规之嫌?这样的创新模式是否合规?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较高的收益背后,却隐藏着一定的风险。

“从机构角度看,‘高息揽储’抬升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同时,也对机构资产端的风险定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造成与资产端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问题。”某银行业内人士建议,不少中小银行创新不断,但一定要避免科技金融的伪创新,要做到产品的实质合规,而不是表面合规。

一位匿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分期派息年化利率与过往靠档计息产品利率差不多,利率高达4%以上或者5%的话,那么存在高息揽储的嫌疑,但是不涉及违规的层面。如果有高息揽储嫌疑的话,未来一定会受到监管管制。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分期派息产品有擦边球之嫌。分期派息产品目前处于监管空白,目前中小银行的负债端并没有显著的出路,对于中小银行目前的支持政策较少。从利率来看,这种“短期长息”的产品或为中小银行为揽储而实施的无奈之举。苏筱芮建议,对存款产品更倾向于规范而不是一刀切,在允许中小银行部分揽储形式的存在同时,需要做好风险管理,依照监管规定,底层资产与负债端不得过度错配,制定挤兑相关预案。

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类存款产品、互联网存款业务的监管态势日益趋严。为了商业银行能够规范揽储业务提供具体思路与实践参照。前不久,中国银保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次《办法》也一脉相承,将“合规经营”“风险管理”放在“金融创新”之前,对银行在负债端开展创新业务提出了严格要求。

上述匿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银行负债管理的新规,本身来讲,负债业务是银行非常重要的业务,因为中国历来有存款利行的思想,本身来讲,其实不管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该去创新多元化的负债来源,例如同业存款、个人存款、公司存款。

他进一步表示,中小银行在面临当前负债来源困难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拓宽它的负债来源,比如零售方面,在不依靠第三方的渠道之后,应该去加快建设自营渠道,同时也要加大对于同业存款和公司存款的力度,实现银行负债来源的多元化。同时,对于期限作出一个管理,满足银行负债管理的要求,实现风险的分散。

在苏筱芮看来,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金融业务与新型科技业务日益交融,尽管科技助力金融业务能够提升流程效率,但亦不能忽视底层风险,尤其是以“金融创新”为名打擦边球,甚至谋取监管套利的行为需要加大处置力度。

文/证券日报记者 彭妍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揽储压力下,多家地方性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定存利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1-26
加大揽储力度 个别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达3%
证券日报 2024-12-21
银行密集推出存款福利活动 揽储力度加大 “高息揽储”思路能否延用?
财联社 2024-08-16
证券时报头版:高息存款“消失”之谜
证券时报 2024-04-16
新华社:严查“手工补息”,剑指高息揽储乱象
新华社 2024-04-14
严查“手工补息”,剑指高息揽储乱象
新华社 2024-04-13
财经深一度|严查“手工补息”,剑指高息揽储乱象
新华社 2024-04-12
民营银行高息揽储或难持续
中国证券报 2024-01-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