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北京高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3次新闻发布会,通报近阶段北京法院扫黑除恶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据了解,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北京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恶案件176件887人(其中涉黑案件4件62人,涉伞案件12件12人),一审审结162件803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272人,重刑率33.9%。二审受理99件,审结81件,依法判处追缴、罚没、退赔财产6亿余元。
北京高院副院长、扫黑办主任蓝向东介绍,疫情期间,全市法院在严格保障疫情防控安全和被告人、辩护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对40余起案件300余名被告人完成了远程视频开庭、提讯等工作。面对存在于金融、市场流通、交通旅游、房屋租赁等行业、领域的黑恶势力犯罪,北京法院在依法严惩、强化打击、标本兼顾、综合整治上持续发力,严格落实“一案一建议”要求,共发送扫黑除恶司法建议147篇,收到回函110篇,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助推社会综合治理,净化了营商环境,恢复了社会和谐,赢得了民意人心。
成绩单
行霸路霸套路贷 五类涉黑涉恶案件都办了
据了解,为打击“套路贷”,守住百姓的“钱袋子”,全市法院依法严惩林国彬团伙“套路贷”涉黑案等25件金融放贷类案件,着力铲除“黑财”,对林国彬等10名被告人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多维度深挖案件背后问题,向公证协会、律师协会等多主体先后发送10篇司法建议,助力行业治理。
为严惩“行霸”,有效净化首都营商环境,全市法院依法严惩29件涉恶案件,对大洋路市场强迫交易案中16名被告人及5家被告单位判处罚金2700万余元,确保打深打透。向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等单位发送司法建议,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集中检查农村集贸市场700余次,对157个问题商户责令整改,促使大洋路市场2000余家商户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为铲除“黑中介”,让百姓踏实找房子、安心找工作,全市法院依法审结19起租房、求职“黑中介”恶势力案件,并向住建委、房管局、58同城等单位发送一批司法建议。受函单位积极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提升中介市场规范化水平。
为严打“路霸”,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北京法院依法严惩17件涉恶案件,通过办理备受关注的王海民抢劫案,向延庆区交通局发送司法建议,促进提升道路执法检查实效,助推车辆救援行业深度整治。
为打击“黑开采”,守护首都绿水青山,全市法院就郊区非法采矿类涉恶案件向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促使属地村镇加强管理,矿产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
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 完善跟踪回访机制
发布会上,北京高院刑二庭庭长、扫黑办副主任朱军通报了5个北京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典型案例。据了解,此次发布的5个案例,有充分彰显“打准”效果的寇强恶势力劳务“黑中介”诈骗案、吕岩恶势力“软暴力”强迫交易案,有充分体现“打狠”标准的林国彬黑社会性质组织“套路贷”案、杨明东恶势力团伙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案,也有充分落实“打深”要求的贾会琴“村霸”恶势力敲诈勒索案。“借助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希望能发挥震慑效应,回应人民群众对除恶务尽的深切期盼。”朱军说。
蓝向东表示,下一步北京法院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专项斗争,切实打好扫黑除恶攻坚战、法律战,提升司法建议发送质效,完善跟踪回访机制,探索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毅力,奋力夺取专项斗争的全面胜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加琪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加琪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