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本庶佑起诉小野制药,寻求226亿日元抗癌药专利费
澎湃新闻 2020-06-11 17:18

日前,现年78岁的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宣布将对日本小野药业(Ono Pharmaceutical Co.)提起法律诉讼,要求获得226亿日元(约合2.07亿美元)的PD-1抗癌药物Opdivo的专利使用费。

本庶佑在于京都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学术界的研究人员的发现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该诉讼将于6月中旬在大阪地方法院提起,小野药业总部位于大阪,是一家生产和销售Opdivo的公司。

2018年,本庶佑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通过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这两位奖获得者被认为为癌症治疗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原则。

20世纪90年代,艾利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对已知蛋白——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CTLA-4)进行了深入研究。艾利森发现,CTLA-4可以起到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相当于患者免疫系统的“刹车器”。抑制CTLA-4分子,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他意识到,如果解除这种抑制,患者的免疫细胞可以再次获得攻击肿瘤的防御能力。

本庶佑的贡献则主要在于,早在1992年,本庶佑最早在淋巴细胞膜上发现了一种免疫球蛋白受体,当时认为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故命名为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随后发现T细胞膜上的PD-1受体,受到刺激时可以抑制T细胞功能,最终揭示该蛋白也是作为一个“刹车器”,但作用机制不同。

随后,许多研究团队都开始研究靶向CTLA-4和PD-1的抗癌药物,其中本庶佑和小野制药即共同持有一些关键专利。据悉,本庶佑在本世纪初想为他的PD-1发现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然而当时包括京都大学在内的日本大学“不具备任何管理能力或申请专利的知识,他们甚至没有钱支付申请费用。”本庶佑说。于是他转向小野制药,“他们没有做任何科学上的事情,但是他们帮助我申请了专利。”

后来,小野制药又与美国制药公司BMS合作开发了PD-1单抗Opdivo(Nivolumab),于2014年在日本和美国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也同样在2014年,默沙东公司的PD-1单抗Keytruda(Pembrolizumab)也获批上市。

本庶佑此次寻求的226亿日元来自默沙东公司支付给小野制药公司的专利使用费。2017年,小野制药和美国BMS起诉默沙东侵犯专利,随后两家制药公司达成和解,默沙东同意向小野制药等支付6.25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以及Keytruda部分销售收入。

在当时这场诉讼中,本庶佑作为小野制药方面的专家证人出庭。据代表本庶佑的律师称,小野制药当时表示,在这场诉讼后将向本庶佑支付40%的专利使用费。但小野制药后来并未兑现,并通知本庶佑他将持有1%的股份。周旋3年至今无果。

本庶佑的律师说,除了226亿日元的专利外,本庶佑还可以从小野制药和美国制药商Bristol Myers Squibb Co.获得一笔专利费,这两家公司都在出售Opdivo。此外,本庶佑的律师去年还表示,本庶佑实际上有权获得超过800亿日元的奖金,作为他对该药研发所做贡献的回报。

小野制药的发言人拒绝就面临的诉讼发表评论,理由是该公司“没有观看新闻发布会”。

据悉,本庶佑承诺将任何和解协议中自己的份额捐给京都大学,以建立一项基金来支持年轻的调查人员。

他同时对外表示说,“我们相信这次诉讼不仅是为了我自己的案子,也是为了支持学术界的许多其他科学家。”他认为,日本的大学在处理知识产权方面变得更加老练,尽管他们的经验仍然比不上美国的大学。他断言,日本的企业仍在利用这种情形。(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药企“出海”胜负手:有的成功出征,有的惨遭“退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5
“红海”杀出新“药王”:国内PD-1市场如何迎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28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价到三千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澎湃新闻 2023-01-19
罕见病对制药巨头意味着什么:“千亿赛道”如何突围
澎湃新闻 2022-10-16
那些与疾病抗争的故事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倒计时
澎湃新闻 2022-10-04
新冠口服药、百万抗癌药……今年医保谈判初审名单有哪些看点
澎湃新闻 2022-09-07
16名癌症患者用药半年肿瘤全部治愈,这种新药真这么神吗?
北京日报 2022-06-22
中国抗癌药出海难度增加,信达生物PD-1被要求补充临床试验
​第一财经 2022-02-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