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欧洲航天局工作者:嫦娥六号实现科学突破 带回数据极具价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6 07:29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学科负责人卡彭特5日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六号实现了多项科学突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学科负责人詹姆斯·卡彭特在位于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工作,领导欧航局行星研究和科学战略制定。卡彭特说,嫦娥六号的任务区域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对该区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增强对太阳系特别是月球演化历史的了解。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学科负责人 詹姆斯·卡彭特:我认为嫦娥六号任务,在科学领域具有许多非常重要的首次突破。从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而且是从一个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月球背面区域,南极-艾特肯盆地取样。这个区域对于理解月球的演化历史和早期太阳系中发生的大规模撞击事件的历史非常重要。

据卡彭特介绍,此次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欧航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开展了相应科学探测任务。他认为,嫦娥六号带回的数据意义重大。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学科负责人 詹姆斯·卡彭特:中国的嫦娥六号任务带回的样本和数据对全球科学界非常重要。我认为这些样本和数据对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们非常有价值。在嫦娥五号任务里,中国就为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供了参与研究这些样本的机会。我们相信这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月球历史和太阳系的理解。欧航局与中国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相关数据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整理并将通过欧航局的档案向全球科学界开放。

卡彭特认为,中方通过嫦娥系列任务,在对月球开展科学探索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欧洲航天局行星科学学科负责人 詹姆斯·卡彭特:中国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探月工程。在嫦娥六号之后,还有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中方的计划还包括登陆月球和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计划,可能带来的科学成果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这一进展并期待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编辑/熊颖琪

相关阅读
嫦娥六号如何实现月背“挖宝”?解锁那些关键设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香港理大研发助力嫦娥六号月背采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难在哪儿?机械臂设计有啥门道?专家详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4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如何落得又准又稳?一文揭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详解嫦娥六号落月900秒!月背采样还有这些“神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