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朋友圈|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跑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16:00

虽然我知道好像这事没啥实际意义,但《志愿军》电影还没看完,一件事就一直在我脑子里盘算:

武装负重下,补给不充分情况下,我能否在14小时内,跑完74公里山路,完成急行军围堵任务?

以前行军打仗,是真的负重超马越野跑啊。

整整十年前,2013年8月,我去冰岛参加250公里极地长征越野赛,这是一个负重一周全部补给和强制装备共十公斤以上的六天多日赛。完赛回国后上班,副董事长还奇怪地问我:人家请年假十天都是出去旅游,你怎么给自己安排了个军训?

还真是军训,在火山岩乱石中,在湿滑苔藓路上,在一眼看不到头的黑色沙滩上,凄风冷雨中,寻找终点。LongDay那天要跑将近70公里,气温接近零摄氏度,风雨交加,大部分选手到终点时都失温了,组委会破例用吉普车把选手们四五个一批,送到最近小镇的体育馆去遮风避雨,不再强行露营,也是为了安全。

两年后,2015年,我第一次去撒哈拉沙漠地狱马拉松MDS,这是多日分段赛的鼻祖赛事,要负重十几公斤六天里分段跑完250公里。这次不冷,炎热,地表温度50摄氏度,就是拍摄《阿拉伯的劳伦斯》的那片沙漠,在摩洛哥。2015年是这个赛事第30届,大事,到LongDay那天,是赛事历史上最长单一赛段,90.6公里,中间有一段是连续25公里的沙丘,噩梦。我最后这段16小时跑完,没有熬夜。

2017年,我又去了一次MDS,好像负重超长距离奔跑就是一种大自然对我的召唤。

2018年,负重去跑了穿越比利牛斯866公里,我没全跑完,带了大队人马拍摄,顾不过来,但讽刺的是,赚不到钱,现在也没剪出来。

所以只要看到行军打仗的电影,我就想:我能跑下来吗?我一直觉得在步兵里,我可能适合做侦察员,脑子快,体力好,避免直接交火,需要活着往返,传递最重要的情报……但是,现在的世界已经很少再出现传统热战形态了,现在更多是无人机、极限站、超视距作战、网络战、科技战、金融战……那,我们拥有一个可以随时负重奔跑近百公里的身体真的就没有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我相信那些极限耐力运动爱好者们,特别是因为兴趣跑进山野的人们,是在主动选择一种全程直面各种疼痛的快乐,这是一种从肉身到精神层面的自我塑造。

最近我是没怎么跑,以后还会去跑吧,或者切换别的运动,总之,身体和大脑就是用来打磨的,而不是在安逸中被废弃掉。

对了,2013年冰岛那次,总共2768名国际选手,最后我总排名第38名,那时候我跑得好快啊,或许我也能完成《志愿军》里113团的那个军令状任务吧。

文/关雅荻(视频播客“开放对话”主播)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写作|张五四:看电影的“快乐”
作家联盟 2023-11-13
朋友圈|骑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朋友圈|我拍到了冰岛高地的蓝宝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朋友圈|火山喷发比日出光芒更耀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朋友圈|不好意思看电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