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明确不戴口罩场景,让生活更顺畅便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3 16:21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我国仍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根据我国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近期国家疾控局组织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新版指引优化调整了佩戴口罩建议,进一步减少了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4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这几年,我国先后推出了几个版本的佩戴口罩指引,比如2020年3月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和此后推出的该版的修订版,以及《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这些指引都着重强调应该佩戴的情形,很少提及不佩戴的情形,只有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时,才建议不戴口罩;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均要求规范佩戴口罩。

新版口罩指引对应佩戴、建议佩戴、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与场景进行了详细分类。其中,明确可不佩戴口罩的多种公共场所:在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进行运动的人员、学校师生在校期间等,都被列为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参加大型活动的人员只要做过相应检测,哪怕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也明确可不佩戴口罩;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大型会议或活动也成为不戴口罩的场景。

佩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防疫,新版口罩指引,将这一目的以更精准的方式实现,体现在设置应佩戴的情形与场景时,突出强调了对医院里的患者、养老和社会福利机构里的老人、幼托机构里的孩子等易感人群的保护。但也要看到,防疫不应该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大幅增加可以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才能在防疫和便捷间求得平衡。

此外,新版口罩指引还扩大了维护健康的内涵。不正确的口罩佩戴方式,有时反而损害健康,比如人在运动时仍佩戴口罩,会加重肺脏的负荷和导致缺氧;3岁以下孩童肺脏发育还不成熟,也不宜佩戴口罩;师生在校期间长期佩戴口罩,同样弊大于利,也属于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可以看出,新版口罩指引以另一种方式,间接地维护了健康。

几年的新冠疫情,使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针对口罩的防疫措施调整,已成为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新版口罩指引对佩戴口罩方法进行了科学调整,民众心里的一些疑问也因此得到化解。相信在这个指引的引导之下,不同场所的口罩佩戴都会变得更加科学有序,在持续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顺畅和便捷。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国家疾控局发文
国家疾控局 2023-12-09
五一长途旅行,还需要戴口罩吗?
疾控U健康 2023-04-25
官宣!这些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天津科普说 2023-04-14
官方明确,这些场景可不戴口罩!
北京发布 2023-04-12
国家疾控局:这三种情形或场景仍应戴口罩
国家疾控局 2023-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