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可看曹禺手稿也可体验《雷雨》拟音效果 人艺戏剧博物馆精彩不逊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30 16:07

经过历时半年的局部升级改造,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于10月30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经过梳理后的艺术档案以及优化后的馆藏文物,展示着舞台背后厚重的历史以及蓬勃的创作。而将灯箱与展品对应的调整以及增设的观众互动打卡区,则体现着此次博物馆改造更重人文更贴心的初衷,其中将序厅中的导演铃挪到导演厅的这个小细节,便传递着这样的理念。

据悉,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戏剧博物馆,2007年对外开放,上一次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还是2012年北京人艺60周年院庆时。而此次改造正值剧院70周年院庆之时,按照浏览顺序,博物馆内最先发生改变的便是剧院历史沿革表,虽然建院是1952年,但人艺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1946年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此外,序厅内的剧目墙也以十年一个跨度更新至了2022年。星光熠熠的艺术家长廊也用画框替代了灯箱,其中于是之、蓝天野等人的照片都进行了更换,导演板块中更是增加了刚刚去世的前任院长任鸣。

微信图片_20221030160222.jpg

在首次展出的展品中,北京人艺留存最早的一张《龙须沟》剧目海报,不仅记录着剧目演出的历史,更讲述着那个时期剧目海报也出自舞美设计之手的创作阶段;1956年首都剧场划归人艺使用后的那块汉白玉院牌斑驳中见证着历史;叶浅予1958年和1979年两次创作的《茶馆》人物群像速写,角色神态传神生动,角色与演员辨识度极高;1961年北京人艺第一次大规模赴沪演出座谈会参会签到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巴金、梅阡、刁光覃、田冲、童超、郑榕等人的毛笔签名;1963年焦菊隐重排《茶馆》的台词修改手稿,信纸则来自日本京都的一家酒店;1983年曹禺给《绝对信号》剧组的复信中提到“北京人艺从不固步自封、不原地踏步”,可见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诞生在此并非偶然;1987年法国外交部部长雷蒙代表法国政府授予曹禺“法国荣誉勋位团高级军官勋章”的证书以及曹禺剧作的多语种翻译本,显示着那时国际交流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人艺的同志为老院长题词的纪念册,成为那一时期常年住院的曹禺一解相思的慰籍;而198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复北京人艺《关于改革试点方案的请示》的通知中,有着这样的表述:改革的中心是引进竞争机制,打破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1992年人艺为建院时参加工作的老同志颁发的景泰蓝“元老杯”,也是后来曹禺先生的家人捐赠的:剧目厅的展示此次增加了设计图和舞台模型,其中《喜剧的忧伤》的舞台模型中,小到洗手池都纤毫毕现;小剧场话剧《燃烧的梵高》中主演王劲松穿着的裤子是用导演任鸣的一条裤子改制的;艺术家墙已经延续到2019年学员班的学员,虽然进院仅仅3年,但他们每人都有三张剧照登上了这面墙……

人艺留存最早的一张剧目海报:1951年《龙须沟》首演海报

汉白玉院牌

1961年北京人艺《胆剑篇》上海巡演,这是北京人艺第一次大规模赴沪演出,座谈会上参会艺术家的毛笔签名

《燃烧的梵高》 主演王劲松在第一轮演出中所穿裤子是由本剧导演任鸣自己衣服改制

舞美厅可谓展览中的亮点,实物与影像都颇具看点。不仅有《李白》中郭子仪的服装在夜色下的场景还原,还有《全家福》中1:2等比例缩小的灰色影壁墙,更有《雷雨》中拟音用的雨扇,观众甚至可以亲手操作感受舞台效果是如果制造出来的。此外,人艺道具师的独门绝技——纸质唐三彩,以及人艺最年轻一代舞美人员制作的凤冠都足已让人感叹巧夺天工。观众还可通过现场视频了解人艺舞美工厂以及道具制作的过程。而在新增设的观众互动体验区,参观者既可在留言簿留言,也可盖章留念,或是辨认一下挂在墙上的艺术家画像究竟是谁。在新开辟的一处空间——戏剧活动体验区内,未来博物馆将为观众策划丰富的戏剧体验活动。这座在人艺建筑群内的博物馆虽然面积有限,但展现的却是这座殿堂级剧院最鲜活的历史,以及艺术生产的全流程。

《雷雨》中拟音用的“雨扇”

逼真的纸制道具:唐三彩人俑和唐三彩马 作者:董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吃文创冰棍、拟雷雨音效 来人艺感受响晴薄日下的一丝清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北京人艺2024创作发力 剧场给力 公益聚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演了14年热度不减,北京人艺话剧《关系》首登曹禺剧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2
北师大版《雷雨》曹禺剧场上演,学生演员称“终生难忘”
新京报 2023-10-19
北京人艺,出发!疫情后首次走出京城,新解读《雷雨》登陆津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