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夕,蛇年春节的喜庆氛围愈发浓厚。从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到“2025年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再到“2025北京千灯夜”及遍布大街小巷的花灯景观、灯光秀,一场场融合传统文化精髓、跨界创意与科技力量的新春灯会,不仅展现了北京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成为推动夜间经济、焕发传统文化活力的文旅新名片。
“北京千灯夜”打造北京夜游的新晋网红地标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北京世园公园里,游客随处可以“邂逅”漂亮的花灯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游客在北京世园边骑车边赏灯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千灯夜”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主题打造了不少绚丽彩灯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以灯为媒 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字招牌”被不断擦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以可感知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身边。新春灯会,历来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这两年,北京以灯为媒,相继推出多个大型活动,不仅为市民游客找回了久违的年味儿,还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华展园内,第三届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以“最美是家乡”为主题,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花灯。汇聚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特色建筑的中华展园内,34盏家乡花灯点亮了游子对家乡的记忆:甘肃园的丝路花灯映照着“莫高窟九间楼”,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安徽园里,白墙黛瓦前,粉色的“杜鹃花”清新灵动;在贵州园,“苗族少女”的灵动倩影浮现在眼前;“青花瓷”风格的江西园里,山水意蕴生,“蝴蝶”翩跹其中……
最让游客回味无穷的还是北京园。在这里,花灯艺术与传统戏曲文化相结合,带来浓浓的京味儿。步入园区,高高的牌楼两侧,两组戏曲人物花灯最引人注目,两位头戴凤冠、面施粉黛的“花旦”,在花朵和流苏的装饰下,明媚动人。夜幕降临,园内的四合院、亭台楼阁和游廊等被逐一点亮。在花灯的映衬下,屋檐下的北京雨燕栩栩如生,墙角的菊花暗香浮动。这些花灯不仅展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更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园博园的京彩嘉年华同样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打造喜庆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不仅有十万余件来自四川自贡的非遗彩灯挂件,还有舞龙、舞狮、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让游客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此外,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手工区,游客可以一站式体验街头拉洋片、捏面人、皮影戏等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京彩嘉年华占地面积850余亩,刷新了京城灯会史上场地规模之最,共分京彩欢乐集、京彩瑞雪集、京彩千福集、京彩新禧集、京彩贺岁集、京彩百寿集、京彩锦绣集七大主题区。”首旅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京彩嘉年华总指挥吴金梅介绍,京彩嘉年华突出了春节传统文化特色,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小年至除夕的“京彩年货节”,初一至初七的“京彩大庙会”,初八至元宵节的“京彩花灯集”和正月十六开启的“京彩国风季”,为游客提供“常游常新”的场景与服务。
别出心裁 打造跨界融合大秀场
如何让传统灯会别出心裁,唤醒人们儿时记忆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今年春节,北京各大灯会在创意上下足了功夫,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彩灯展示形式,而是“摇身一变”,成了跨界创意融合的大秀场。无论是“2025北京千灯夜”与泡泡玛特、王者荣耀等知名品牌的IP共创,还是京彩嘉年华中引进的涵盖美食、非遗、文创等领域的150余家品牌商铺,都体现了灯会与时尚、科技、娱乐等行业的跨界融合。
在北京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西园上演的“2025北京千灯夜”,汇聚了超千组自贡彩灯。从纸上到指上,累计有600余名彩灯师傅参与了千灯夜彩灯的制作,用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打造出流光溢彩的奇幻世界。“万物皆可灯”是自贡彩灯的特色之一,也是本届“北京千灯夜”的一大创意所在。从1号门入口进入园区,一路前行,沿途可以沉浸式体验“龙蛇贺岁”“仙境奇遇”“大国宝藏”“京华神韵”等八大主题区域,既有桃花、仙鹤等神话梦境,也有天球仪、青花瓷、丝绸之路、故宫角楼等传统元素,还有小朋友喜爱的糖果、小动物等可爱造型以及未来感十足的星球、航天灯组,可谓色彩斑斓、造型多变。
跨界融合是“北京千灯夜”的另一大特色,也是其最吸引年轻人的地方。“当传统文化元素、科技元素、潮流元素与非遗彩灯技艺碰撞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跨界同框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的跨界演绎。”“北京千灯夜”主办方石光文旅负责人徐晓媛介绍,千灯夜联合石头科技、泡泡玛特、王者荣耀、极石汽车、伊利牛奶等知名品牌IP,共创出《谪仙醉月》《机甲悟空》等科技感爆棚、时尚范儿拉满的潮玩灯组,打破“次元壁”,为游客打造好看好玩好拍的梦幻场景。现场还云集了泡泡玛特新年12款手办盲盒、王者荣耀文创、“潮有范儿”朝阳特色伴手礼、天坛文创等备受年轻人喜欢的IP,并在多个演艺舞台循环上演国风舞蹈、盛世鼓乐、民间戏法、未来巡游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兴趣。
同样创意十足的还有京彩嘉年华。灯会、庙会、美食、年货、演出巡游……京彩嘉年华可谓京城史上玩法最多的灯会,它不仅首次将庙会与灯会相结合,实现昼夜联欢,而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持续性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在园博园3号门入口处,18米的大型灯组“团圆宫灯”和超大福星灯组“福星高照”前的游客络绎不绝。璀璨的灯组吸引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一旁设置的“幸运击铜钱”游戏则让不少游客跃跃欲试。京彩嘉年华现场开设了150余家品牌商铺,涵盖美食、非遗、文创、娱乐等多个领域,让游客在欣赏彩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京津冀三地的美食,购买到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新奇体验 科技带来沉浸式游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春灯会也在不断创新中融入了更多科技元素,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游园赏灯新体验。
“春节假期和元宵节期间,朝阳区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大望京建筑组群、京广中心、亮马港湾、CBD区域、华润时代、高碑店地区同心桥等7个点位同时上演了灯光秀。”朝阳区城市管理委景观管理科相关负责人刘可欣介绍,灯光秀以“中国年·阖家欢”春节主题,虽然不是传统彩灯,但在高科技的“加持”下显得更加炫目。在中国红的主色调下,裸眼3D技术将“春”字进行演化,融入风车、窗花等传统文化元素后进行二次创作,让喜庆祥和之意穿梭在建筑空间中,向游客传递福气满溢的新春美好祝福。
除了线下的实景灯光秀,线上AR光影秀更是科技感爆棚。在春节和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第一年,以奥运塔和贝壳剧场为载体,一场科技感满满的AR新春秀为人们带来了无限惊喜。奥运塔AR秀中的部分画面采用了AI视频生成与三维场景数字合成技术。画面中,一只金色的吉凤飞越中轴线,奔向奥塔,为游客送来满满的祝福。贝壳剧场AR秀则通过实拍场景的AI数字转绘技术和AI帧间转场技术为游客呈现流畅的场景穿越画面。
传统灯会现场也不乏科技元素。“2025北京千灯夜”运用声光电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穿梭在过去与未来间的视听盛宴。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春介绍,灯会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国风旅拍馆”,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装租赁、妆造设计与专业拍摄服务,让游客在欣赏彩灯的同时,也能成为沉浸式体验的“画中人”。
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则与中国馆360度全景沉浸式光影秀相呼应,为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夜幕降临,园区内标志性建筑——中国馆点亮华灯,变换出五彩的颜色。中国馆上空,600架无人机在空中“变幻”出15幅绚丽造型,融合“长城、世园、冬奥”等元素,与下方中国馆的色彩变换相应,形成360度的全景沉浸式光影秀,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交织,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感受。
新的活力 为冬季夜间消费注入烟火气
春节期间,京城大大小小的新春灯会、灯光秀,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为京城的冬季夜间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大灯会活动通过设置美食街区、引入冰雪运动等方式,让京城的冬季夜间消费更有烟火气。
在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游客在赏花灯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各色美食。在中国馆一层西厅,北京铜锅长桌宴上新,满满的烟火气瞬间为人们赶走了寒意。万花广场还有“食尚潮味”驿站,汇聚潮味小吃、咖啡热饮,提供冬日里的温暖补给。
京彩嘉年华现场汇集了1000余种美食,更有诸多老字号集中亮相,为游客带来舌尖上的诱惑。在位于3号门的主入口处,北京卤煮、灌肠及保定牛肉罩饼、天津特色熟梨糕等京津冀三地美食摊位的人气特别旺。东来顺的爆肚、小碗涮肉、银耳雪梨汤,北京诺金酒店的穿金戴银三丝炒河粉等多款热气腾腾的小吃也颇受欢迎。
各大新春灯会还不约而同地结合北京冬季旅游特点,引入了冰雪元素。北京世园花灯艺术节依托园区的天然水系优势,推出了冰雪嘉年华、冰上自然体验节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彩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在“北京千灯夜”灯会区域附近,“温榆冰雪节”打造了白天逛市集玩冰雪、晚上看灯会赏夜景的昼夜联合模式。京彩嘉年华则设置了多个冰雪游乐项目,让游客在欣赏彩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
新春灯会点亮了冬日寒夜的北京,“灯会+美食”“灯会+冰雪”的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也为京城的冬季夜间消费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精彩的花灯盛宴还未结束,一些数据已经初步显示了灯会的带动效应。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春节期间,世园国际度假区游客接待量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6.57万人次,京彩嘉年华累计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纷纷实现“开门红”。
新春灯会已经成为冬日北京文旅市场的新名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袁艺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