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1-21 09:45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力量和资源向发展产业和扩大就业倾斜,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提升就业稳定程度,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春节将至,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让人牵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脱贫人口的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不仅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而且连续4年超过3000万人。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慎终如始,确保平稳有序过渡。

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彪炳史册,广受国际社会赞誉。进入过渡期以来,各地有效落实帮扶政策,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但也要看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极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易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二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会对生产相关产品的脱贫户增收造成影响。三是脱贫地区的底子依然薄,有的帮扶产业缺乏竞争力。挑战之下,总会有农户遭受风险,难免出现零星散发的返贫致贫因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因此,既要重视防范整村整乡规模性返贫致贫的风险,更要紧盯每个监测对象、每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个体,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做到动态消除风险。实现这一目标,要在农民增收的大视角下,用好政策和市场手段,通过产业拉动、就业带动,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

产业拉动。在脱贫攻坚阶段,产业扶贫是最有效的办法。彼时,许多贫困地区经济虽相对落后,却拥有丰富自然资源,通过产业扶贫,一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有的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产业发展过程也是挖掘潜力的过程。如今,很多帮扶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也有的基础不牢仍要加力支持,有的受市场波动等影响难以为继。产业发展分化成因多样,要因地制宜分析、“一业一策”扶持。对长期低效闲置产业,不能不理旧账,也不能盲目输血,可果断调整优化。

就业带动。对农民整体而言,工资性收入已连续多年超过经营性收入,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对脱贫群众来说,稳住就业就稳住了一家人的希望。就业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去年以来,各地千方百计帮助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吸纳就业的作用。就业也与个体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要加大乡村工匠和脱贫地区劳务品牌培育,提高脱贫群众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培育更多技术型农民工。

找准产业和就业结合点,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产业是就业的保障,就业是产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皆是如此。对有进城务工意愿的农民来说,应优先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形态不丰富等问题;对愿意留乡返乡的农民来说,地方要加大支农力度,发展乡村二三产业,丰富县域经济业态,帮助其就地就近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力量和资源向发展产业和扩大就业倾斜,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提升就业稳定程度,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文/乔金亮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农业农村部: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中新经纬 2025-01-20
千方百计鼓起亿万农民钱袋子
新华社 2024-12-21
经济日报头版: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经济日报 2024-12-19
农业农村部:截至9月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全国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5
贵州副省长答北青报:贵州年人均纯收入低于万元人口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4
在脱贫地区,农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吗?云南省长王予波答北青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李强在贵州调研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4
刘国中在河北调研
新华社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