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互联网保险重回增长轨道,占总保费收入比例持续攀升。
截至2023年,国内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约为4949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9.7%。根据同业交流数据,2024年前7个月,互联网保险累计保费3663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4年整体可重回两位数以上的占比。
现有互联网保险格局如何?高速发展之外还有哪些趋势、特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元保集团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报告(2024)》(简称《报告》)对此进行了剖析。
互联网财产险:意健险占比提高,市场集中度下降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共有70余家财产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主体数量比较稳定。
2023年,财产险公司的互联网保险(简称“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达到1210亿元,同比增速5.5%,相较上一年的33%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据悉,自2018年以来,互联网财产险保费的增速波动较大,但整体保费规模呈现上升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意健险占比提升,从2022年的27.6%提升至2023年的29.1%;而财产险保费收入则从72.4%下降至70.9%。意健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速出现分化,2023年意健险增长11.1%,财产险部分增长3.3%,增速比2022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
2023年互联网财产险(不含意健险)主要险种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但保证险大幅下降了69%,造成财产险增速明显放缓。从同比增速看,2022年互联网财产险增长最快的是责任险(43%)、其他(42%)和车险(14%);2023年增速最快的是货运险(164%)、责任险(68%)和家财险(61%),其中货运险也主要来自退运险的贡献。
另据《报告》,财产险公司的互联网意健险中保费收入Top3险种分别是医疗险、意外伤害险和疾病险,近两年险种保费收入结构相对稳定。其中,近两年医疗险约占意健险的七成。
如果从渠道和保司格局来看,互联网财产险的中介渠道贡献大幅提升,市场集中度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意外险中介渠道的销售量占比达到75%;车险的渠道相对分散,保司自营渠道占比43.5%,保险专业代理渠道占比36.8%;其他和责任保险(以退运险为主)主要来自保险中介渠道,占比均超过90%;保证保险以保司自营渠道为主,占比达到73.8%。相比较2022年94%的占比下降了2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保司自营渠道的保证险出现了大幅下降。
另据披露,2022年互联网财产险保司CR312为57.6%,到2023年CR3为50.2%。所谓CR3,是指市场前三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通常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
互联网人身险:近五年增速波动式下降,市场集中度上升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共计57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主体数量也保持了基本稳定。
人身险公司的互联网保险(简称“互联网人身险”)自2019年以来增速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23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达到3739亿元,同比增长2.8%。
2023年互联网人身险的保费结构变化不大,其中人寿保险占比超过3/4,其次为健康险和年金保险。从增速上看,意外伤害险和健康险同比增长均超过10%,人寿保险同比增长4.9%,但年金险下降了16.9%,造成年金险保费占比下降。
人寿保险的保费结构则发生诸多变化:普通寿险的占比从2022年的59.4%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82.3%,而分红寿险从2022年的40.2%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17.5%。从2023年增速看,普通寿险增长45.4%,分红寿险下降了54.4%。
《报告》分析称,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普通寿险热销,原因是利率下行,股市走弱,消费者投资偏好保守,相对收益稳定的传统保险吸引力提升。同时,预定利率下调也带来了普通寿险的销售。
另据披露,2023年人身险公司的互联网意健险保费整体同比增长了10.2%,意健险的保费结构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医疗险的占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至约70%,医疗险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增速15.3%,高于意健险的整体增速。其中疾病险同比增长2.9%,与2022年几乎持平。医疗意外险和失能保险增长较快,但保费规模较少,对意健险保费收入结构影响不大。
如果从渠道和保司格局来看,近年互联网人身险的中介渠道贡献大幅提升,市场集中度也明显拉高。
根据披露,2023年互联网人身险的中介渠道贡献保费占比为92.9%,比2022年93.8%略有下降,原因是自营渠道保费增长了17.9%,远高于中介渠道增速(1.9%)。2023年,中介渠道人均保费上涨了接近35%,但由于承保客户数大幅下降了24.3%,造成保费增幅有限;自营渠道的承保客户数和人均保费则分别提高了5%和12.1%,带来17.9%的保费增速。
与此同时,互联网人身险的保险公司集中度上升:2022年CR3是47%,2023年CR3是51.9%。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