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批来自山西省广灵县的6名学员抵京,到如今第十五期学员走进基地,北京华博创科公司“爱心扶智”项目已坚持了10年,累计帮扶超百名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计算机培训,为他们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自立自强。“捐款捐物只是消耗,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让贫困青少年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实现人生转变的能力。”华博创科公司董事长段联说。
从扶贫到扶“智” 帮贫困青少年掌握一门技术
早上7点半,16岁的黄嘉和从华博创科密云基地醒来,开始了他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孩子第一次去北京一个人生活,他能行吗?”临行前,黄嘉和的爸妈有些不放心。不过孩子的适应力是惊人的,“在这里除了能学习计算机知识,项目组还组织我们一起去了博物馆、动物园,吃得也比家里好,我刚来就习惯了。每天我会跟爸妈视频,他们也慢慢放下心来。”黄嘉和说。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黄嘉和参与的“爱心扶智”项目,是北京华博创科公司自2014年起开展的公益项目,项目面向初中毕业、热爱学习、家庭困难的学生,将他们从家乡接到城市,进行免费的计算机培训,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给予孩子们立足社会的技能,并在5年培训期结束后与受训孩子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北京华博创科董事长段联曾参与不少扶贫活动,不仅捐款捐物,也去贫困地区实地考察过多次。“我是北京人,去贫困地区比较少。那时我国还在脱贫攻坚阶段,去到一些贫困地区很受触动。但是我觉得一般捐款捐物的方式吃完喝完也就没了,就想着换一种方式去帮助他们,正好我的公司是科技公司,便想着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计算机培训,为他们传授一门技术。”段联说。
2014年,通过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教育局推荐,“爱心扶智”项目第一期6名学员来到北京,开启了为期5年的培训。段联介绍,在5年的培训期内,学生们除了在北京华博创科基地参与培训外,公司还会为学员免费报名在职大专课程,学员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大专文凭。培训三年后,学员会进入华博创科公司相应岗位进行实习,并给予每月2000元的实习工资。
补文化课参加公益活动 让青少年获得立足社会能力
“从第一期的摸索到如今第十五期学员进入基地,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培训模式,学员也从山西一地拓展到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多个省和自治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青少年也来到我们的基地。”段联说。
“我现在每分钟能打20多个字了。”来自青海省海东市的小伙改仍尼玛是第一次到北京,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短短半个多月时间,他已经从完全不了解计算机,到现在开始慢慢学会了打字和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段联介绍,像改仍尼玛一样,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在来北京之前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基地就从最基本的电脑操作讲起,帮助他们熟悉这个数字世界的工具。
除了计算机,“爱心扶智”项目也会请专门的老师为孩子们补文化课。“他们要想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除了会用计算机,还得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举一反三、联想等等,我们会找老师给他们上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也会组织读书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来到首都北京,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十五期的学员们参观了航天博物馆、动物园,“我小时候就很喜欢飞机,没想到这次在博物馆里看到了战斗机。还第一次见到了大熊猫,太可爱了!”黄嘉和说。基地的照片墙上挂着各期学员在北京的身影,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天安门,第一次参观故宫,第一次和鸟巢合影……正如第一期学员张微曼所言,“爱心扶智”项目,带他们走进了以前从不敢想象的世界。
除了参观游览,段联也会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各级政府、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孩子们去长城捡垃圾,在工人体育场为游客指路,城乡结对帮扶孤寡老人,还有学员参与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之中。从山区走到国际舞台,孩子们也从羞涩不善言谈变成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年轻人。
培训期满提供就业岗位 已有学员成长为公司骨干
选择“爱心扶智”,学员薛漫仪最看重的就是5年培训期满,项目能够为她提供一份待遇不错的就业岗位。这是段联在项目筹备之初就定下的目标——让这些孩子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这门技能,并且能够通过努力真正自食其力。
2019年,首批学员毕业后与华博创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如今他们中已经有不少人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段联介绍,首批毕业的学员张微曼现在已经成为公司多个大项目的项目经理,管理着七八个人的团队,收入可观,家里也在她的带领下生活日益好转。“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做项目汇报,看着她自信地向客户介绍项目,觉得挺神奇。一个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初中毕业女孩,如今成为了公司独当一面的骨干。”段联说。
首批学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也给了段联继续坚持公益的力量。如今,这些从“爱心扶智”项目成长起来的学员们活跃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中,无论是项目实施、软件测试还是UI设计、技术支持,他们都已得心应手,甚至还有表现突出的学员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这说明我们的项目是有效果的,学员们的能力真正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2014年招收首批学员,到如今第十五期学员进入基地开始培训,“爱心扶智”项目已累计帮扶超过百名贫困青少年。段联认为,项目走过10年,已不仅仅是企业公益项目,在帮助贫困青少年脱困的同时,企业也为自己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青年军”,“这些同学吃苦耐劳,又熟悉我们的技术,是企业发展非常好的后备人才,这是一个双赢的工作,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企业能够加入其中,和我们一道去做这件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