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年食堂变成新的“政绩工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3 07:20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社区老年食堂开办热。据最新一期《半月谈》报道,2023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同时部分社区食堂正陷入运营困境。目标群体失准,“福利泛化”,导致不少老年食堂运营和服务效果不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15.4%。据测算,到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成为主流的大背景下,为社区和居家老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已是当务之急。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正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应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

然而,一些地方片面理解民政部等11部门提出的到202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的目标任务,盲目提出实现市县城区养老服务食堂“全覆盖”,为了政绩搞一哄而上的“福利攀比”。有的地方老年助餐服务理论供客量为12万人,日均实际服务量只有2.4 万人;有的地方助餐服务中心(点)日均服务人数仅占全体老人的1.22%;有的地方兴建近千家助餐机构,平均每家每天仅服务3人次……

造成上述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在“问需于民”上走过场,没能在调查研究中下好“先手棋”、做好“判断题”、锚定“指南针”;在“问计于民”上想当然,没能在破解百姓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问计于市场;在“问效于民”上忽略了群众心中那杆秤,把做表面文章当成了政绩。

开办老年食堂,原本是让老年人享受“舌尖上”幸福晚年的大好事,而要真正把好事做实做好并不容易。不走进社区倾听老年人心声,仅凭报表数据做决策,老年食堂建多吃少就在所难免;不走进食堂了解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社区食堂一建了之、一关了之就再正常不过;不能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到位,民生保障“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原则就无法贯彻落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指数的过硬政绩,也可能成为粗糙政绩、泡沫政绩。

解决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政府统筹不能缺位,保障基本不能失位,因地制宜不能错位,精准施策不能让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越位。唯其如此,方能打造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老年食堂才不会变成新的“政绩工程”。

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应是领导干部念兹在兹的大事,是最大的政绩。坚持问题导向,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资源浪费,防止“一哄而上”“一刀切”,不仅是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老年助餐服务方式的需要,更是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的必然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地方老年食堂出现的问题,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市人大代表施颖秀:建议社区食堂优先为“老残弱“上门送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5
海淀香山地区首家“海淀食堂”开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8
视点|劲松老年助餐点又添新点位 外卖小哥、环卫就餐也优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5
推动老年食堂服务更暖心
经济日报 2024-11-21
首家“海淀食堂”社区餐厅营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4
如何让社区老年食堂持久飘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3
老年助餐:不仅有得吃还要吃得好
人民政协报 2024-09-02
上海“社区长者食堂”让老年人拥有幸福“食”光
中国新闻网 2024-08-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