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沈跃华:那年,我中考
汪迷部落 2024-02-28 08:00

1977年,平地一声春雷,国家恢复高考,通过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了!人们额手相庆,无不奔走相告。“文革”期间上大学“唯成成份论”,“根正苗红”的“泥腿子”也可以上大学,考试不过是走走过场,成绩无关紧要,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有为青年被挡在了高等学府门外。如今机会来了,同千千万万的青年一样,我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是驴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走进考场,面对试卷,我同许多考生一样傻了眼!白纸黑字,字认得我,我却认不得它,板着面孔,不无鄙夷,似乎再说,没有点墨水,就别来丢人现眼。教室里很安静,考生大都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监考老师不无遗憾地来回巡视。我眉头紧凑,额头冒汗,两腿筛糠,心乱如麻,握的笔重似千斤,不听使唤,下笔不知所云,大脑一锅糊涂粥。

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下,教育普遍不受重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老师教学畏首畏尾,学生学习无所谓,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虎了事。说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点也不为过。考试之前我也没有全面系统的复习,丢下扁担大锹,从田头匆匆忙忙坐到书桌边。临时抱佛脚,底气不足,缺乏信心,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场考试结束后,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考场的,真是懊悔不已,无颜见江东父老。考试结束的当晚,我垂头丧气从县城步行四十里回家。

发榜了,我自然是名落孙山了。那些天之骄子——矮子里的将军,果真凭着考试成绩,在我们羡慕的目光下卖口粮转户口,远走高飞,踏进高一级的学府。毕业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国营企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前程似锦,灿烂辉煌。

这一切都是真的,我这才如梦初醒!国家拨乱反正,回归到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轨道上来了,让我们这些被耽误的的一代人欢欣鼓舞,憧憬未来。

出路在脚下,前途靠自己,我决心放手一搏:去轮窑厂背起铺盖卷,扛着泥锹,夹着掼土坯木模,打道回府,潜心复习备战1978年的中考,背水一战!踏上回家路,我决心发愤图强,努力拼搏,无愧于时代。

我把自己反锁在家里复习,躲进陋室成一统,免受外界干扰。梳辫子似的条分缕析,一个不拉地全面系统总结归纳,理解记忆背诵思考练习,融会贯通。每天早早起来啃书本,上午读背,下午练习,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困了用冷水洗洗脸,风油精擦擦太阳穴,清醒清醒大脑,站起来直直腰跑几步提提神,继续苦战。夏天蚊虫猖狂,关严门窗,点起蚊香,闷在室内苦读;数九寒冬,浑身冰凉,手脚冻僵发麻,巴不得抄手烘火晒太阳,可是为了改变命运,鲤鱼跳龙门,我喝点水,跺跺脚,哈哈气,搓搓手,继续攻关!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摆脱缺吃少穿的生活,为了前途,我豁出去了!不到长城非好汉!

父母也全力支持我备战迎考。农活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累得腰酸背痛散了架,绝不要我搭一把手,绝不跟我提半个字,再苦再累自己扛。不仅让我吃饱饭,还给我加强营养,好东西全优待我,他们自己半饥半饱将就。母亲总把好菜往我身边推,往我碗里夹,在一旁催促我,你吃,你吃啊!看着我吃完了,她脸上的皱纹才舒展开来。她把我剩下的菜收好,留给我下顿吃。她老是注视我的脸,说我瘦多了,学习动脑子呢。奇怪,我怎么没感觉到自己瘦?家中有点鸡蛋鱼虾之类都成了我独享的“专利””。人家给父亲尝的煮鸡蛋、炒豆子,送他的黄瓜番茄之类,他舍不得尝,全带回来放在我的书桌边。不用问,这些成了我的福利。我们达成了默契,他带回来了,我负责吃掉。我吃掉了,他才释然。他是吃百家饭的兽医。父亲托关系买回来煤油给我点灯照明。赶在太阳落山之前,父亲再忙也要赶回来给我擦亮灯罩。手捂着灯罩的一头,鼓着腮帮憋足劲在另一头呵气,灯罩壁上一层雾气;他扭着头,捏着搓揉过的报纸,一圈圈绞着灯罩,再呵气再绞,把他望子成龙的期望都倾注在手上了。灯罩擦得透亮,跟新的一样。灯光照亮了书本,温暖了我。父亲还四处借复习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复习内容更为全面。迎考冲刺的最后三个月,父亲不惜花销,让我上城享受“熊猫”待遇,同另一个考生同吃同住备考。这里的条件远比家里好得多。为了我的前途,父亲也豁出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幸运女神特别眷顾我,考试前后,我精神状态极佳,考场上丝毫没有晕场,简直就是得心应手,超常发挥。数学试卷上有一道几何证明题,需要添加辅助线才能证明,许多考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无从下手,耽搁了时间甚至丢了分,而我这边风景特好,仗着从父亲借来的复习资料上练习过,手到擒来,不费吹之力被我拿下了。政治试卷上有一道填空题,恰恰是我在前往考场路上拾到的外快——偶遇到的墙上的一条标语,几分被我悉数收入囊中。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那年我中考四门成绩319分,超出录取分数线39分,毫无悬念地被中专学校录取了。

区区中专生,在注重教育,学历普遍提升,人才辈出灿若星河的今天看来何足挂齿,但在那时却是凤毛麟角,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呀!那时我不知道天高地厚,颇为得意了一阵子,仿佛万千宠爱于一身似的。

恢复考试制度,国家开启了快出多出人才的新时代,也成就了千万学子的人生理想,而我成了其中一个。时过境迁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可一想起自己的这段“高光”时刻,仍不禁咧嘴憨笑!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