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治理“长了眼”的骚扰电话须坚持源头导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14:30

“我们这里有精选的几只股票,推荐您了解下呢!”接到这通电话后,厦门市民老杨很生气,直接挂断电话,把来电号码拉入“黑名单”。让老杨想不通的是,现在的骚扰电话都像“长了眼”一样,对自己的需求“了如指掌”。而这一切,皆源于不久前老杨下载了一款炒股软件。(1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

现实生活中,类似老杨前脚刚下载某款炒股App,后脚就能接到各种荐股推销电话的遭遇并非孤例。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不法商家利用“机器人”精准向用户拨打骚扰电话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当“长了眼”的骚扰电话野蛮生长成“牛皮癣”,如何规制乱象,构建良好的商业推销电话行业生态,已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

《民法典》规定,个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商家不分时段精准向消费者拨打骚扰电话,既是对其安宁权的侵犯,也是对其个人信息的不正当使用,无疑踩踏了法律红线。

有人认为,面对商家“长了眼”的骚扰电话,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诉讼维权。然而,由于诉讼维权耗时长,还可能承担败诉风险,维权成本较高,不少人大多选择放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家拨打骚扰电话的侵权成本却很低,即使消费者胜诉,其赔偿数额不过是所得收益的九牛一毛,违法逾矩自然在所不惜。也正因此,虽然近年来消费者对骚扰电话的投诉居高不下,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凸显治理的艰难。

商家“了如指掌”地向消费者拨打骚扰电话,除了违法成本低、技术防范不到位外,深层诱因源于个人信息没有加固好管理安全锁。尽管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网已较为严密,监管执法和司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也在不断强化,但揆诸现实,不论是公共管理机构还是商业机构,对所采集的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都存在着使用有余、安全管理不足的短板。如此必然会让被采集的电话号码“不小心”泄露后,被不法商家用于产品的推销,加剧骚扰电话的蔓延。

治理“长了眼”的骚扰电话,不能仅寄望消费者依法维权和监管的单兵突进,还需要坚持源头导向,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对此,在打好鼓励支持消费者维权、降低维权成本、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严格落实电话运营主体责任、强化技防等“组合拳”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应秉承法治思维,督促采集个人信息的机构,主动把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管理纳入法治框架,构建起依法管理与依法追责相得益彰的的个人信息安全格局。

当然,消费者也要时刻绷紧个人信息保护的思想弦线,处处注意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比如在网络注册账号、留下联系方式等信息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用途,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认真阅读隐私条款或者协议内容,看清楚勾选协议内有关个人信息使用权限等内容,最大限度从源头降低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堵塞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管理漏洞,促使骚扰电话的治理实现标本兼治最大公约数。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AI外呼系统成骚扰电话帮凶,应如何治理?
工人日报 2024-09-02
“种植牙口腔医院”骚扰电话不断 记者调查背后利益链
解放日报 2024-07-29
遏制骚扰电话需合力共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9
骚扰电话像“长了眼”,“牛皮癣”咋就这么难治?
新华社 2024-01-11
“精准”电话推销暴露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骚扰电话治理需从源头入手打出“组合拳”
法治日报 2023-02-28
人民日报:电话推销扰民问题如何治理
人民日报 2023-02-20
运营商电话营销半年不断,骚扰电话为何“挂不断”?
澎湃新闻 2021-12-22
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频发,如何保护私生活安宁?
光明日报 2021-03-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