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20只朱鹮首次跨纬度引入高寒地区 “落户”两个月逐渐适应新环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2 18:32

“朱鹮来到这里后,生活状态良好,有两对已经开始结伴……”12月12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林业工作站站长方伟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20只朱鹮在明清之后首次跨纬度引入高寒地区,所以它们的生存情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可喜的是,其中两对已开始求偶结伴。

朱鹮,古称朱鹭,俗名红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亚洲东部特有鸟种类,被称“东方宝石”、“吉祥鸟”等。我国在历史上曾是朱鹮的主要分布地,受生存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朱鹮种群数量在上个世纪急剧下降,世界上一度认为朱鹮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山林中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有关部门随即开启了持续多年的保护行动。2023年12月,全世界的朱鹮数量被确认突破1万只。

据陕西榆林林业部门公开消息,为探索朱鹮在高寒地区的适生能力,恢复朱鹮的迁徙习性,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10月10日上午,朱鹮引入榆林试验活动在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启动,随后20只朱鹮进入黑峁墩村的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生活。

本次引进的20只朱鹮由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从周至县楼观台来到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横山区林业工作站新建9个网笼和9个暖棚,总占地面积两亩。基于朱鹮婚配制度和繁殖能力,性别按1∶1的比例选配,年龄以6岁以下的成鸟为主。

“从工作人员平时的观测情况来看,20只朱鹮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横山区林业工作站站长方伟告诉北青报记者,横山当地白天气温高,晚上比较冷,所以昼夜温差较大,还存在昼短夜长现象,工作人员为做好朱鹮的相关工作,制定了详细方案,“暖棚里采取天然气供暖(地暖)方式,配备冷热水系统,防止在室外温度达到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时投食池、洗澡池结冰。”方伟解释,使用暖棚并非因为朱鹮怕冷怕冻,主要是担心供水系统被冻坏,基地内的工作人员将暖棚内温度调整为-1℃~2℃之间。

饲料方面,工作人员准备了干湿两种饲料。所谓的湿饲料包括小鱼小虾和泥鳅、田螺等,干饲料以牛肉配萝卜、大豆、小麦等,粉碎并烘干之后进行投喂。另外,还会投喂面包虫、黄粉虫、蚯蚓等。“根据地域特征和气候、生活环境等变化,为朱鹮调节饮食结构。”方伟说,由于朱鹮是珍稀濒危动物,所以必须制定合理的食谱和投食量,而榆林横山的气候接近于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这是首次跨过高纬度、高寒地区,引入朱鹮在曾经的历史分布地生活,探索它们能否顺利过冬。”

2024年春季到来之后,是朱鹮繁育季节,工作人员会重点关注朱鹮产蛋、孵化情况。“朱鹮是一夫一妻制,每年产蛋四至六枚。工作人员计划将采取50%人工孵化、50%由亲鸟自行孵化的方式进行试验。”方伟认为,如果一切顺利,试验效果良好,后续将进行野化放飞方面的尝试。“目前成鸟大部分时间在网笼外活动,说明它们具有抵御寒冷的能力。从日常观察情况判断,两对朱鹮已经出现求偶结伴现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朱葳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从仅剩7只到破万 朱鹮种群有效摆脱濒危局面
央视新闻 2023-11-03
从仅剩7只到破万 朱鹮种群有效摆脱濒危局面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03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新华社 2020-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