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10时许,河南省武陟县兴华中学初一和初二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受伤,涉及的学生被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目前,一名学生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一名受伤较重学生正在全力救治,4名受轻微伤学生住院观察治疗,近日即可出院。
校园理应是孩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这起踩踏事故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且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实在令人痛心,也需要痛彻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涉事学校应承担何种责任?相关部门平常是如何进行安全监管的?这些问号都需要一一拉直。事故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事故已给校园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
类似事故已不是第一起。如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造成一名学生死亡,20名学生受伤。当天适逢月考,大量学生抢在考前10分钟里上厕所,结果发生了悲剧。这两起事故惊人相似:出事前都是学生集中考试,事故的发生都跟学生抢时间上厕所相关。特征相似的事故再度发生,血的教训促人警醒:安全是个“易碎品”,稍有不慎,就可能付出惨重代价。
盘点近些年的校园安全事故可见,涉事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监管不严格、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发生在武陟县兴华中学的这起踩踏事故,至少带来三点警示:
一是警惕“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著名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前移关口、防微杜渐,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政策、标准等要求查漏补缺,盯紧事故苗头隐患,下足见微知著的精细功夫,做到未雨绸缪、抓早抓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谨防“平流无石处”。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大量案例表明,因为长期“平安无事”,部分学校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导致隐患“乘虚而入”。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患日积月累,最终引发大大小小的事故。因此,校园安全需要警钟长鸣,谨防“平流无石处”,杜绝“紧一阵、松一阵”现象,常抓不懈、慎终如始、一严到底。
三是牢记“麻痹大意是最大安全隐患”。剖析近年来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可见,涉事学校大多重教学、轻安全,对安全风险不够重视,漠视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时刻绷紧脑中的安全之弦,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以“万无一失”的警醒,确保校园安全“一失万无”。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各地都要以武陟县兴华中学踩踏事故为戒,牢固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压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积极排查整治校园隐患。要突出抓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着力提升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织密织牢学校安全防护网,为“祖国花朵”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