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科技合作是核心内容和重要驱动力,是服务互联互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的有效手段。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十年来,北京持续发挥科技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活跃的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目前北京已在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强科技园区交流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推动科技企业支撑共建国家繁荣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技资源“引进来”“走出去”
上周四晚9时,一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中俄数学中心举行,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阿列克谢·图日林受邀作线上报告。中俄数学中心是本市推动建设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之一,去年秋季学期,阿列克谢·图日林和两位同事不远万里抵达该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交流访问。
这一场景,正是《“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落地生根的写照。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引智引技引资并举、共商共建共享并进,《行动计划》逐步构建起北京与共建国家的创新共同体,推动北京成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的重要枢纽。
成立三年来,中俄数学中心已先后举办了150余场学术交流活动,258位中俄优秀数学家受邀作报告,并邀请俄罗斯知名高校数学家开设20门线上课程,推动青年人才培养。在几何与数学物理、代数与数论、方程与动力系统等方向,双方联合团队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多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荷兰莱顿大学共建的中国-荷兰中医药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推进中药材及相关产品在欧洲落地,助力共建国家疾病防治;北京交通大学为俄罗斯高铁、印尼雅万高铁、伊朗德黑兰机场等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科研项目及产品已惠及10余个共建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首都创新大联盟成员单位已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60余项……北京的科技资源,正持续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新动能。
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大舞台
在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来自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索马里等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参会,南非约翰内斯堡、阿联酋迪拜、新加坡等地还设置了线上分会场。此外,“中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等两场海外平行论坛以加强共建国家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为主线,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上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牵头、10位院士专家组织编写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报告——科技创新与科技合作》,在怀柔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上发布。该研讨会是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会上,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呼吁推动全球科技设施平台开放合作,打造开放合作创新生态。
这样的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正在北京密集举行。前不久,在卢森堡举行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第40届世界大会上又传来好消息——北京获得了IASP2025年世界大会举办权,这是北京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里程碑。IASP是全球唯一一个以科技园区为主要会员的协会,现有科技园区会员350个,园区企业11.5万家,分布于77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将为国际科技园区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值得期待的丰硕成果。”IASP总裁艾巴·伦德这样称赞。
2023年北京服贸会,同样闪耀着科技之光。北京科技企业的“数字时代网络威胁应对专家”“纳米闭孔柔性材料”“多模态虚拟人”等项目和产品精彩亮相,吸引了包括共建国家在内的各国参观者目光。
以中关村论坛、服贸会为代表的科技交流展示平台,已经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大舞台。北京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促进与共建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共享全球治理的经验和良方。
共建全球创新创业“朋友圈”
同方威视的先进安检设备已应用于60余个共建国家,海纳医信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共建国家建立了国家级医学影像中心和远程医疗中心,阅微基因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合作开展基因检测研发……北京科技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正积极辐射扩展到共建国家。
“我们正在联合开展‘一带一路’星座系统建设运营、产业应用及市场拓展,助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银河航天相关负责人介绍。升哲科技首席市场官李佳锡透露,该公司的产品与创新服务已应用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近期还将推动与柬埔寨的合作落地。
以创新为魂实现牵手合作,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孵化联合体与各国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探索联合孵化、跨境加速,促成一批京企和技术“走出去”,并引进一批国际优秀项目和创新企业落户北京。“北京科创”的影响力,正在共建国家持续延展、拓宽、升级。
推动创新主体加强合作、发挥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作用、推动《行动计划》实施提质增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拓展科技创新合作广度和深度,带动并深化民间科技合作,打造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北京样板。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