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薅羊毛”的时间又到了,距离“双节”仅有2个交易日,今天参与1天期逆回购就可以赚到11天的利息,且不影响第二天资金的使用。今日早盘上交所短期逆回购品种全线上涨,其中一天(GC001)、二天(GC002)、三天(GC003)、四天(CG004)和七天(CG007)等品种全部攀高至5%之上,刷新近三个月的高点。
逆回购利率走高
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共766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四逆回购到期规模分别为1840亿、2080亿、2050亿和1690亿。 央行27日发布公告,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17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为2000亿元,14天期为41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1.8%和1.95%,扣除逆回购到期规模,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120亿元。
临近月末、季末,资金面转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除了隔夜和一周品种外,其余品种全线上涨,其中两周品种上行的幅度较为明显,上涨7.7个基点,报3.112%。
今日交易所利率出现了“假日综合症”,表现十分活跃。上交所短期逆回购利率全线上涨,其中一天(GC001)、二天(GC002)、三天(GC003)、四天(GC007)、七天(GC007)的严重涨幅都超过20%,且全部都在5%之上。
由于今天是节前倒数第二天,今日借出一天逆回购(GC001)就可以获得11天的利息。 国债逆回购,对于进行该项操作的普通投资者而言,相当于借了一笔钱出去,其最终利息回报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利率水平,利率(逆回购行情显示的数值即为年化利率,也就是年化收益率)越高,收到的利息就越多;另一个是计息天数,计息天数越多,收到的利息也越多,也就越划算。
不过从回购利率表现看表现平稳,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跌15%,维持在1.8%附近,和政策利率水平基本持平。
“9月以来,票据利率震荡回升,说明信贷或在边际改善。”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说,银行特别是大行作为宽信用的主力,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后会减少其在货币市场的资金融出,从而给资金面造成收紧压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公开市场操作到期量较大,以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加快、银行加大实体信贷投放、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改善等因素对资金面构成短期扰动,尤其是跨季和中秋国庆临近,机构融资意愿略微转弱。
为有效缓解流动性扰动影响,近期央行多措并举,不仅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还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及超额续做本月到期MLF。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央行一方面需要合理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防范债市加杠杆的风险。此外,需兼顾稳汇率。
“近期央行灵活操作,适度加大14天期流动性投放,满足机构流动性需求。但同时,央行并未大举‘放水’,释放出防范非理性加杠杆套利等风险的清晰信号。”周茂华说。
债市情绪出现扰动
节前资金面的波动使得近期债券市场情绪受到压制。27日,债券市场利率大幅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2.7%关键点位。中信证券明明认为,原因一方面是资金面日内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是近期地产宽松、财政发力、经济数据改善、汇率贬值压力等因素压制债市做多情绪。短期看,扰动债市情绪或将持续,但目前利率估值已明显偏高,配置价值已经显现。
对于10月份的流动性,市场主流观点认为,仍将保持相对宽松。
安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池光胜表示, 截至9月24日,9月央行逆回购、MLF和国库定存合计净回笼资金480亿,国债和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在0.98万亿附近。假设M0、库存现金和再贷款等工具投放与历史同期均值接近,一般性存款同比假设与2023年8月持平,缴准基数和财政存款规模变动与历史同期均值接近,再结合9月15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预计降准落地后释放约5000亿长期资金,综合来看9月末超储率预计回升至1.4%左右,基本处于历史同期均值水平。10月可能存在2900-4300亿左右的资金缺口,但“合理充裕”基调未变,9月降准、MLF超额续作、OMO连续大额投放和持续投放14天都体现了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的意图,“合理充裕”基调没有变化,10月随着美联储加息前景越来越明朗,人民币汇率压力或将趋于减轻,届时资金有望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继强认为,10月资金面有两大支撑:一方面财政资金进入支出阶段(财政部要求专项债资金在10月底之前支出完毕),另一方面是跨季扰动度过。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取向维持不变,经济内生动能不算强,基本面修复还存在一些障碍,资金不具备继续收紧基础。但重回前期宽松局面概率也不大,历年四季度资金面都有季节性收紧压力。整体上,预计四季度资金将回归中性水平,DR007等市场利率有望回到政策利率附近,MLF仍将发挥存单的上限作用。
编辑/樊宏伟